前言

27天,刘贺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这段短暂的帝王生涯却戛然而止。在霍光的决定下,刘贺被废除了皇帝的尊号。

令人不解的是,一个刚刚登基的皇帝,为何如此短暂就沦为废帝?难道刘贺在当上皇帝后没有任何阻止被废的机会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刘贺继位初期就失去朝臣支持

公元前74年农历十月,汉昭帝驾崩,时年仅9岁。由昌邑王刘贺继承大统,是汉昭帝临终前托孤大臣霍光等执政集团的安排。

按照惯例,刘贺只带几位心腹助手进京。奇怪的是,刘贺却率二百余人入宫继位。这批人大多是刘贺在藩王任上便用的旧部。看来,刘贺心中已有自己的打算。

然而此举激怒朝中大臣。他们深知,刘贺是想依靠这些旧部掌控大权。一旦如此,他们这些朝臣恐怕要全数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刘贺登基后不久,这批旧部就在宫中张狂作乱,大有自己天下的架势。这引来了霍光为首的执政大臣们的严厉镇压。

二百余名旧部被悉数诛杀。临死前,他们高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意思是刘贺犹豫不决,最终反遭祸患。

可惜,此时的刘贺还游刃有余。他仍不相信,仅仅27天,自己便会从天子跌落成阶下囚。这就是刘贺的第一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刘贺登基初期无法夺取霍光兵权

霍光可不是等闲之辈。他在汉昭帝时就手握军政大权长达13年之久,已牢牢把持朝政。那么刘贺登基后为何不第一时间夺下兵权,削减霍光威胁?问题是,27天的刘贺根本无法收买军心。兵权的过渡需要时间累积。

例如汉文帝刘恒继位之初,即以心腹宋昌、张武分任卫将军和郎中令,手握禁军大权,这才权倾朝野。

而刘贺想依靠区区二百人对抗霍光,未免太天真。霍光非但军功赫赫,党羽遍布朝堂,就连胡、越部队也由他家族把持。真要动武,刘贺必遭横祸。可刘贺偏偏不自量力。他仍想着铲除霍光,于是被废黜也就成了必然。这就是刘贺的第二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刘贺听信家臣谏言未果

也许,刘贺终究还是不甘心,只当了27天皇帝就黯然离场。有史料显示,昌邑旧部曾极力劝刘贺,一定要挺住不交出帝位。甚至建议刘贺斩杀大将军霍光,排除障碍。

然而刘贺终究还是一败涂地。年少的他面临困境,显然判断失误。此时若能挺直腰杆,誓死捍卫权利,或许结果会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这些追随他入京的心腹也语重心长劝他巩固帝位。而刘贺最终却不是被毒杀,就是在监禁中自然死亡。年仅17岁的他,终究没有成就一番大业。

这就是刘贺的第三错。也许正是这第三错,让刘贺至死不得安宁。终其一生,刘贺都在懊悔,为何当初临阵脱逃,反遭祸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大势所趋,实力为上

同为汉朝皇帝,汉文帝刘恒继位即巩固皇权,最终权倾朝野;而刘贺则在位27天就黯然退场。所不同的是,刘恒继位后立即控制兵权,厚赏朝臣,获得民心;而刘贺则自不量力,最终失去一切。

这就是刘贺与刘恒的差距。大势所趋,唯实力为上。27天的皇帝刘贺,终究难逃命运的安排。

他失败的不仅是权,更失败的,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锐意。这一切失败,其实真正原因,只因刘贺当了皇帝,却没有一个皇帝该有的魄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刘贺为何不学汉文帝巩固皇权

那么问题来了,刘贺为何不学习汉文帝刘恒巩固皇权的先例?其一,刘贺性格懦弱,不思进取。他生性温文尔雅,最初被立为太子,也系汉昭帝于无子的特殊情形。并不是因为他有异于常人的雄心壮志。

其二,刘贺年少无知。作为一个深居简出的藩王,刘贺对朝堂风云变幻并不熟稔。仅27天之间实在难以转变为一个明君或奸雄。

其三,刘贺于乱世无谋。汉昭帝刚驾崩,朝中2046大权在握的始终是霍光一党。刘贺实力远不如彼,即使心存觊觎也是枉然。最后,也许最大的原因,还是刘贺终究没有一个皇帝该有的心计与魄力。他究竟是不是真心想掌权我们无法得知。但他在27天内所做的一切,都证明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大势所趋,刘贺登基注定失败

倘若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不难发现,刘贺登基之初其实就注定失败。无论刘贺心中是否横生篡位的念头,他都必须面对一个尚未解体的霍氏外戚集团。而这个集团盘踞朝堂十余年,掌握军政大权,诸子遍布要职。

即使刘贺执意铲除,恐怕也会像汉宣帝清理王氏一样,前期要韬光养晦,后期要渐进削弱。这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刘贺作为皇帝,却仅仅只有27天啊!在这短短的27天内,刘贺想依靠几个旧部就生生掰断霍氏的铁桶一般的根基,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段极其短暂的历史。刘贺注定就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他也许心有不甘,但在大势面前,个人都是渺小的。这就是我们需要抽离出来审视这段历史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结语:功败垂成的悲剧

历史常常充满了戏剧性。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为刘贺感到遗憾。一个人生来为王,却在意气风发之时徒揽乌纱;一个人继位为帝,却在鹤立鸡群后黯然失明。

昌邑王刘贺成也有幸,败也有志。他虽功败垂成,却也演绎了一出悲壮的人生戏码。兴衰荣辱,成败兴亡,都只在一念之间。当初的刘贺,终究没有抓住上天给他的唯一机会。

如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更多人引导他,传授给他如何处理政务、维护社会稳定的智慧,刘贺或许并不会成为历史上如此短暂的废帝。他的一生或许注定了悲剧的命运,但如果有更多的关爱和教导,也许他能够成为一个不同命运的人。这或许也让我们反思,一个国家的未来,不仅仅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素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