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胄(1925-1997),新中国美术的开拓者,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和影响,是20世纪中国画界开宗立派的画家。他曾在给一位画家的信中写道:“不要以为(中国画)抹几笔,很痛快,很方便,要知道这往往是画家一辈子修养的结果,其流派、风格、艺术造诣,尽在其中。”

黄胄致一位画家的信

××同志:

你说上海有些青年原来学油画、版画,却忽然改学国画。在多种原因中,有一种是认为画国画容易,大笔挥挥,寥寥数笔,一天可以画它好多张。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放弃油画学国画,我看大可不必。

中国画在世界艺坛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它强调意境,启发想象。郑板桥的竹枝,满纸竹竿,几片叶子,像是随意练笔之作,但看了题句:“不过数片叶,满纸浑是节……风雨不能摇,雪霜颇能涉,纸外更相寻,干云上天阙。”把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传达出来了,用题词加以丰富补充,使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开阔。中国画是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除了笔墨功夫,如果画家的文学艺术素养深一点,画的意境也就更深一点。不要以为抹几笔,很痛快,很方便,要知道这往往是画家一辈子修养的结果,其流派、风格、艺术造诣,尽在其中。

中国画是有优秀传统的,是自成体系的一门艺术。石涛、八大山人不是任何洋人可以替代的;但同样,西洋画也是自成体系的独立艺术,伦勃朗、米开朗基罗等也不是任何中国画家所能替代的。中国画和西洋画在艺术的平原上,是两座隆起的高峰,谁要攀登它,都必须准备艰苦的跋涉。认为学国画轻而易举而想去学国画,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我认为,即使真正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学点西洋画也是不无益处的。因为艺术总是共通的、发展的,要画好国画,吸收一点西洋画技法也是颇有裨益的。著名的国画家徐悲鸿、刘海粟、李可染等,都学过西洋画,都有扎实的素描基础,很好地解决了造型技巧问题,吸取了外来艺术的养分,进行独特的创造,他们的中国画才更显得独树一帜。又譬如中国画的色彩问题,水墨画是可以画出很多层次和丰富的色泽的,但只用墨色作画,总觉得难以反映色彩瑰丽的现实世界。西洋画的色彩正可以为我所用,用来创造具有新意的中国画。人们在议论黄永玉同志的画算不算中国画,我说当然是中国画。我对有人对于把西洋画色彩学引到中国画的领域里来看成是俗事,决不能表示苟同。我预感到中国画的色彩将来必定会有所发展。当然水墨画是不能反对的,它在明代就已达到了高峰,但它不应当是唯一的。我们要创造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画。事实上,中国画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风格,唐与宋的画风就不一样。我们要勇于探索,即使一代人的努力不为人们所理解,但也往往是有益的,因为一个艺术高峰的形成,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开创。

因此,我不赞成一窝蜂地放弃油画学国画,相反,提倡中国画家学点西洋造型艺术,素描、油画、雕塑都可以学一点,洋为中用,中西合璧,才能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作品来。在这里还必须说,有的人担心学习西洋造型技巧多了,会冲掉中国画的艺术传统。我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中国的文化有几千年的传统,不可能一冲即破,如果一冲即破,也就无所谓优秀传统了。

更多作品欣赏

More Work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安渔女(牧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人 196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心 196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罐舞 197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吉克舞 197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羔图 198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雏鸡野草 19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花 1996

来源:书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