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每天背着滑轮,溜索到江对面的小学去上课。

高山峡谷之间,怒江波涛汹涌。

女孩身穿粉红色上衣,就像是一只飘摇的小鸟,在江面之上翻滚移动。

这里是云南怒江峡谷,也是溜索女孩余燕恰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

年仅8岁的她书包里除了课本之外,还有一套非常重的滑轮绳索。

她用小小的身躯和这套滑索,一遍又一遍地将自己送到了怒江对岸的布腊村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07年4月的一天,她的命运被一张照片改写了。

从此以后,极难跨越的天堑变成了宽敞的坦途,她也终于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世界。

滑索人生

1999年,余燕恰出生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布施村。

这里紧挨着怒江,高山流水,景色宜人,空气也十分清新,是在大城市感受不到的那种放松和愉悦。

但遗憾的是,受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限制,布施村既没有桥梁,也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

记事之后,余燕恰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不仅是她的爸爸妈妈,包括村里的其他人想要去外面的镇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根光秃秃的绳索,还有家家户户必备的滑轮,就成了他们和外界联系的工具。

2006年时,余燕恰该读小学了。

但是她家住的的比较偏僻,附近也没有小学,余燕恰和小伙伴只能去江对面的布腊村小学上课。

余燕恰每天去学校都要跋山涉水,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因为她需要先走一段山路,到达怒江边,然后再和小伙伴们一起溜索到对岸。

在余燕恰还没有上学之前,她的母亲就教她练习滑索了。

余燕恰自己也知道,在他们那个村子里,溜索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再加上母亲经常教育她,只有学会滑绳索才能去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只有上了学,考上一所好大学,才能走出高高的大山,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人生。

因此即便是学习滑绳索的时候心里很害怕,余燕恰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很快余燕恰就掌握了溜索的技术,而她身后的母亲除了欣慰之外,更多的还是担心。

余燕恰身材瘦弱,体重自然也很轻,这样的她依靠着惯性基本上只能滑到怒江中间。

而剩下的距离,就要靠着余燕恰的两条胳膊,一点一点地在绳索上攀爬到对面。

每天出门上学之前,母亲都会叮嘱女儿,一定要注意安全。

而小小的余燕恰每次也都会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小心再小心的。

但是也总有发生意外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有一次,余燕恰因为手没有力气而放开了绳子,直接就一路滑了下去。

幸好还有一起同行的小伙伴对余燕恰伸出了援助之手,用一根棍子牢牢地将余燕恰拉到了江对岸。

不过这样的经历并没有让余燕恰退缩,她也每天都背着重重的滑轮,和伙伴们一起滑索过江。

而且在当时余燕恰的认知里,所有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上学需要滑索,出门买东西也需要滑索。

她的生活里最不能缺少的一样东西,就是滑索。

2007年,余燕恰上小学一年级,她依然每天都要滑着绳索两次渡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恰恰是在这一年,余燕恰迎来了她命运的转折点。

命运被改写

命运被改写

背上书包,双手紧握绳索,8岁女孩余燕恰每天都要横跨怒江两次。

这根绳索通往江对面的小学,也连接了外面的世界。

8岁的余燕恰曾经以为,这个世界就是她眼前的模样。

绳索,高山,峡谷,还有激流勇进的怒江,就是她全部的生活。

从课本上看到的高楼大厦,还有宽阔的马路,只存在于课本中。

而合上书,余燕恰又要拿起书包里的滑轮,走向怒江边,滑着绳索回到只有破旧房间的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2007年,一名记者的到来,却意外改写了余燕恰原本普通的生活。

当时在江苏电视台担任记者的戴玲燕,因为工作来到了布施村。

但是她却无意间看到了不远处的怒江上,似乎有一个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看起来很是瘦小,独自挂在怒江上的那条绳索上,整个画面让人十分揪心。

戴玲燕一开始并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挂在绳索上,还以为她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一旁的村民解释说,小女孩这样做其实是因为她要到这边的对岸来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江那边没有学校,而且这里贫穷又落后,没有修建公路也没有搭建桥梁,所以学校里很多孩子都是用这种方式来学习的。

得知了原因之后,戴玲燕很是诧异。

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她根本没有想过,在这个世界上,为了能上学,居然会有孩子选择这么危险的交通方式。

考虑到自己记者的身份,戴玲燕决定为小女孩,为无数个大山里和她一样的,更多的孩子做些什么。

戴玲燕拿起手中的相机,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女孩的身影就定格在了照片上。

随后戴玲燕又拍了一些视频,也得知了这个小女孩才8岁,名叫余燕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工作地以后,戴玲燕第一时间就把自己拍到的这些视频和照片,都发布在了网络上。

一时间,8岁女孩飞渡怒江的话题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很多人和戴玲燕的感受一样,对于这种求学方式都表示难以置信。

当照片在网络上走红之后,余燕恰和她的家乡也受到了社会上很多爱心组织的关注。

起初余燕恰并没有感受到有什么大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一个月之后,修建桥梁的施工队来到了布施村,余燕恰才知道,自己和家乡都将会迎来崭新的明天。

有好心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为布施村捐赠了140万的善款。

这140万全部都被用来给布施村修建桥梁。

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3月,余燕恰和她的家乡用半年的时间,等到了一座改变他们生活的爱心桥。

在大桥建成的那天,余燕恰第一个走了上去。

看着河流湍急的怒江就在自己脚下翻滚着,余燕恰感到有一丝陌生,又有一丝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她距离怒江只有非常短的距离,那是一种旁人无法体会的心惊胆战。

但是为了上学,她只能咬牙极力克服心中的恐惧。

如今有了爱心桥,余燕恰都能想象到,当她和小伙伴们一起有说有笑地走在桥上去上学,将会是多么快乐。

如今距离爱心桥建成已经过去了16年之久,滑索女孩余燕恰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回报家乡

回报家乡

8岁女孩溜索横跨怒江,却被一个记者无意中拍到。

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也迎来了不一样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踏上爱心桥的时候,余燕恰都会想到那些给他们捐赠爱心善款的人。

随着社会对布施村的关注越来越多,余燕恰的家乡也在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帮助下,修建起了公路和更多的桥梁。

而余燕恰也从小学一路读到了重点高中。

虽然在高中的时候,余燕恰曾经因为英语成绩不好而落后别人很多,但是一向争强好胜的她就像从前学绳索一样,从来都没有服过输。

2018年,余燕恰以568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被昆明医科大学录取。

其实在余燕恰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自幼就知道家乡的人民看病非常困难,后来长大了之后,她也了解到了家乡的医疗资源非常短缺。

因此她便决定当一名医生,来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2年,余燕恰大学毕业了。

好不容易飞出大山的她,做了一个让身边朋友都非常意外的决定。

她打算回到家乡,进入怒江州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燕恰表示,怒江州人民医院是她们家乡唯一一所三甲医院,在这里工作既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可以更好地陪伴家人.

余燕恰的父亲在2011年的时候因为意外而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她们姐妹三人长大成人。

所以她才会选择通过校园招聘的方式,回到家乡工作,回到家人的身边。

结语

结语

如今余燕恰已经在怒江州人民医院工作了一年多,医院的同事们也都会夸她工作认真负责。

对余燕恰来说,这就是她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暇时候,余燕恰常常会来到这座爱心桥上散步。

她说家乡现在修建了公路,而公路旁边就是宽敞平坦的大桥,所以就很少再有人去走当初那座爱心桥。

但是在她的心里,是那座爱心桥让她走出了大山,让她在大山之外的世界学到了更多知识。

她也永远都会对这座爱心桥,对那些曾向她和家乡人民伸出过援手的好心人,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