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字号”农业品牌建设为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晶华鱼丸”跟着“汕字号”招牌打入西北市场后,联农带农作用进一步增强。

汕头市晶华有限公司自2022年增设自动生产线后,对新鲜海鱼等原料的需求“稳中有升”;“晶华鱼丸”第五代传承人梁少忠提到,小小鱼丸跟着“汕字号”招牌打入西北市场后,他们尽数收购本地及周边渔民捕捞的海鱼海虾,联农带农作用进一步增强。

“打名牌,推市场,让‘汕字号’品牌不断‘出圈’,最终要落脚在汕头特色农产品卖得起价,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兴旺、农村美丽。”近年来,汕头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农业发展政策要求,主动作为,积极策划落地系列农业品牌建设项目和活动,紧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丰收节晚会主会场及广东省主会场系列活动落地汕头、英歌舞在互联网上频频“出圈”等“流量密码”,持续打响汕头农业品牌,引领农业农村工作阔步向前。

放大品牌效应

打造产业腾飞新引擎

牌子叫得响,得先有质量。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汕头市敢于“大声叫座”,推动农业品牌“亮相出圈”,底气在于其农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汕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市级农业产业园创建,聚焦打造粮蔬、水产、畜禽3个百亿集群,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如今,汕头已经创建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市级产业园,实现“一县一园”,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农业现代产业园建设加快,汕头市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也“不断拉满”:潮南区生猪产业园应用AI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猪养殖生产全流程控制;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园、潮阳区丝苗米产业园加快应用先进新技术、新品种、新管理模式,加速行业科技成果应用;雷岭荔枝通过与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发展机械化和智能化,打造良种栽培和高标准荔枝园……第一产业发展顺利转入“快车道”,汕头农产品冷藏设施建设也效果显著,农产品加工领域更是提质升级。在如此背景下,汕头市农产品品牌打造也迎来了重大机遇。

汕头市农业农村局表示,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丰收节晚会主会场第一次走出北京演播室,就来到了广东汕头,同时,广东省主会场系列活动也在汕头举办。这两场盛会给全国人民送上了极富创意和汕头文化特色的“中华丰收盛宴”,展示了汕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也让汕头收获举办大型农业活动的成功经验,成为汕头农业产业大踏步发展的新起点。

此后,汕头市农业农村局发挥市场信息与交流合作等部门作用,策划落地“汕字号”农业品牌“五个一”行动、农业对外经贸活动、市场营销对接等农业品牌创建推广活动,持续擦亮汕头农业品牌。

去年底,汕头市举办“汕字号”农业品牌“五个一”行动暨年菜营销推介活动,正式拉开构建一张“汕字号”农产品原产地品牌地图、开展一系列“汕字号”原产地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策划一系列农业品牌文化故事挖掘宣传行动、举办一场汕头农业品牌发展峰会、形成一个汕头农业品牌实践报告的“汕字号”农业品牌“五个一”行动序幕,打出农业品牌提升组合拳。

另外,以汕头本港鱿鱼、金平对虾、牛田洋青蟹、澄海狮头鹅、金玉三捻橄榄、南澳金薯、工夫茶七大“汕字号”原产地农产品品牌为原型,结合产品自身特色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元素设计而成的汕头农产品品牌形象“七小福”惊艳亮相,展现了汕头农业品牌的实体画像。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分管领导表示,将传统潮汕文化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创建和打造农产品品牌,对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产品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汕头培育了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1个“粤字号”农业品牌……汕头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与交流合作科科长潘育玫表示,“汕字号”农业品牌建设为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仅2022年,汕头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值达69.54亿元,同比增长25.3%;全市“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产品销售额达21.31亿元,同比增长11.41%,其中产品品牌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收总额达2.65亿元,带动农户数约6.4万户。

依托潮汕美食

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

汕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分管领导表示,推动“汕字号”品牌打造,“不能只着眼一产,更要做加工,通过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最终落脚于联农带农。”结合农产品最终要搬上餐桌的实际,汕头市农业农村局从继承弘扬潮汕菜餐饮文化中寻得依托,以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汕头在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上,迅速果断地尝试了系列创新举措。

2022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菜十条”,5月《汕头市加快推进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措施》发布。汕头还率先开展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县申报创建预制菜产业园;率先指导成立汕头市预制菜产业联合会,整合行业资源,加快预制菜产业集聚联动发展。2023年,首届汕头预制菜美食博览会暨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更是“横空出世”,在全省打响市级预制菜美食博览会、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举办“第一枪”,并得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市领导的肯定。

这些“率先”对汕头预制菜产业的助力不言而喻。

以潮汕美食“名片”——狮头鹅为代表,汕头市澄海区近年来依托产业园资源聚合优势,正逐步完善涵盖种鹅繁育、种蛋电孵、鹅苗销售、肉鹅饲养、冰鲜配送、卤制加工、羽绒加工、电商销售等完整产业链条。与此同时,汕头市积极推动制定澄海狮头鹅卤制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狮头鹅“中央厨房”,配备高标准检验室、生产车间、速冻生产线等专业化设备,并通过集中采购联结狮头鹅养殖、屠宰等原料上游,推动电商平台、餐饮店等联结销售下游,打造出狮头鹅产品从田野到餐桌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狮头鹅产销紧密对接。“鹅十条”发布,建设汕头狮头鹅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地方标准体系和电商直播基地等措施,更是加快了狮头鹅数字化、市场化、食品化建设,让原汁原味的潮汕狮头鹅味道“走”到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强化对外交流

带着企业“走出去”

从原产品生产提质到预制菜行业服务再到品牌形象塑造,汕头市农业农村局都倾力“打造最佳舞台”,但要让“汕字号”品牌唱得响,还是离不开企业“做主角”。

近年来,汕头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涉农企业“走出去”,组织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及第十二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等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奔赴上海、香港、西安、武汉、太原、成都、泉州、拉萨、喀什、西宁、兰州、银川等地,宣传推介牛肉丸、狮头鹅、卤猪脚、鱼丸、菜脯、紫菜、粿品等多种农产品及预制菜,助力打通供销渠道、实现产销有效对接。

去年底,汕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10多家汕头企业和协会到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参加“汕字号”预制菜(水产品)品牌打造暨省外推介交流系列活动,书写了预制菜产业合作“山海情”。

汕头市晶华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梁少忠说:“没想到我们汕头鱼丸在宁夏卖得那么好。”他说,有政府部门牵头支持,不仅打入了西北市场,更了解到了西北地区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两地在食材选取、品类合作上存在很大互补空间,差异化合作发展的道路跃然眼前。汕头市潮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嘉宇也提到,其公司以牛肉丸为主打产品,品尝了西北牛肉的风味后,他们正计划引入西北牛肉为原料,研发新品。他说,近几年,跟随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步伐“北上南下”,他们产品的市场实现了进一步拓展,有越来越多消费者认识、了解到“汕字号”农业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这两年,涉农企业也实现了从原来只注重生产到如今生产品牌市场都注重的转变,‘汕字号’品牌活力持续迸发,成为联动千万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助推力。”汕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促进“汕字号”水产品等领域产销对接,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并依托汕头市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升级,持续引领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