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中国电信发布年报,至此,三大运营商年报全部发布。中国电信业绩符合预期。市场也予以积极评价,3月27日收盘,中国电信A股报5.94元/股,收涨1.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东方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营商“加量减价还增收”?

综合三大运营商财务数据和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下称《公报》)发现, 我国通信业在移动互联网和固定宽带方面均呈现“加量还减价”的趋势。

2023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015亿GB,比上年增长15.2%;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6368亿元。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5.17亿户,全年净增6316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6.85GB/户·月,比上年增长10.9%。

换言之,在每个账户多用了10.9%的流量的情况下,流量费用却从2022年的2.44元每GB下降到了2.11元每GB;合计每户全年流量费用下降了4.88%。

除了移动互联网,固定宽带也有类似情况。截至2023年底,三大运营商的固定宽带用户总数达6.36亿户,全年净增4666万户,增长7.34%;三大运营商实现固定宽带业务收入2626亿元,同比增长7.7%。

由此看,收入增长和新用户增长基本同步。 但运营商让利的奥秘藏在用户的分布数据中。 固定宽带用户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6.01亿户,全年净增4756万户;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1.63亿户,全年净增7153万户。百兆及以上用户增量大于总用户增量,说明存在原非百兆用户升级成百兆用户,同理千兆用户增量远大于百兆及以上用户增量,说明存在原百兆用户升级成千兆用户,并且这一数字不少于2400万。而千兆宽带的使用价格至少是百兆宽带的2倍。所以固定宽带也是“加量减价”。

这一数据也符合生活实际。近年,运营商推出了不少“订购流量套餐赠送宽带”的服务,实际降低了用户的宽带使用成本。

尽管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小幅回落,但三大运营商仍然实现了稳健增长。 2023年,移动、电信、联通的全年营收分别为10093.1亿元,5078.4亿元和3726亿元。这也是中国移动年营收首破万亿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实现7.69%、6.92%和4.97%的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7.7亿元、304.5亿元和81.7亿元,分别实现了5.03%、10.34%和11.96%的年度增长。

资产负债率方面,中国移动下降1%至33.04%,联通下降0.29%至46%,电信增长1.16%至46.5%。 电信资产负债率的提高主要源于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同比大幅增加186亿。据其财报解释,应付账款大幅增加主要因应付购货款及工程款增加了约100亿元。 这一点也能从在建工程的攀升得到印证,2023年中国电信在建工程同比增加138亿元至722.4亿元,与中国移动的745亿元处于同一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信号变好,三大运营商做了啥?

尽管5G建设高峰期已过,但三大运营商去年5G基站投资总额,仍过千亿元。

中国移动2023年5G网络投资,共计人民币 880 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194万站,较上年同期增长48万站。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持续推进4G\5G网络共建共享,2023年新建5G基站超22万站,在用5G基站超121万站,实现乡镇及以上连续覆盖、发达行政村有效覆盖;4G中频共享基站数超200万站,中频共享率超90%。

综合来看,去年三大运营商新增5G基站超70万,累计达315万站,基本实现“镇镇通,村村有”。

除了5G基站,三大运营商在4G领域仍保持大笔投资。据《公报》,去年,我国新增4G基站接近27万,达到最近三年的最高水平。

将4G、5G合计起来看,去年三大运营商新建基站近百万。除了基站,2023年,运营商新建光缆线路长度473.8万公里,布局了卫星通信业务,这些都扎实改善了每一个终端用户的上网体验。

据TD产业联盟《全球5G/6G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全球5G基站部署总量超过517万个,仅中国就达到了337.7万个,占比65.3%。 在6G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当下,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信号最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务新焦点:持续发力云计算

在稳健增长的数据背后,也隐藏着电信运营商的发展隐忧。

其一,移动业务收入、用户触顶。 2023年,中国运营商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小幅回落,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6368亿元,比上年下降0.9%;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7.27亿户,全年净增4315万户,微增2.5%。分别来看,2023年,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数达到9.91亿户,净增1599万户,其中5G套餐客户达到7.95亿户。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净增1659万户至4.08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数达到3.19亿户。中国联通移动用户达到了3.33亿户,净增1060万户,其中5G套餐用户数达到2.60亿户。

其二,固网业务增速乏力。 2023年,通信业完成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收入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在传统业务承压的大背景下,运营商纷纷将业务重心向新业务转移。目前主要聚焦在云计算领域。

电信旗下的天翼云历经十余年发展进入4.0全面商用阶段,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目前已跻身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和国内最大的混合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云和华为云,市占率达到12.2%。2023年,天翼云收入同比增长67.9%至972亿元,在三大运营商中位居第一;移动云实现收入833.49亿元,同比增长65.6%;联通云实现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41.6%。

不过,这一市场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 作为企业上云的示范先锋,央国企早在去年4月上云率就达到了86%,增长空间有限。 政务云市场增速也有所回落。面对趋冷的市场行情,阿里云主动打响价格战,不到一年就进行了三次大降价,最近一次降价发生在今年二月,平均降幅超过20%。在卷得如此厉害的云计算市场,三大运营商云未来发展走势如何难以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信运营商的想象空间

从2019年至今,5G商用已走过了近5个年头,满足了许多高并发、低延迟场景的用网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到了相对饱和的阶段。然而,迅猛的发展也耗尽了电信运营商的市场想象空间。曾经,在5G商用的头两年,业内构想了包括车联网、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等5G应用场景。但目前看来,这些场景的5G应用情况尚不及预期。这并非运营商的问题,也不是5G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其他产业对5G的接受问题。

譬如车联网,之前认为会是5G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但从目前来看,智能驾驶、车路协同、人车交互等技术的落地速度都不理想。当下,智能驾驶的领域主要把单车智能作为发展重心,将大多数驾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给车载模型自己判别,所以没有很高的网络要求;车路协同需要对涉及的道路进行智能化改造,同时在汽车层面进行智能化适配,而当前新能源汽车,仍以电动化为主要卖点,智能化改造会提高造车成本,所以车路协同也很难落地;就人车交互而言,主流新能源车仅添加了中控大屏,类似一个车载平板,使用频率也并不高,同样没产生很高的用网需求。 所以,车联网这一最具想象空间的5G应用场景目前还没能彻底打开。

智能制造领域,许多企业更乐于采用Wi-Fi+终端设备来满足智能制造的用网需求,主要原因即是对大量严控成本的制造企业来说,采用5G的成本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虚拟现实领域,AR、VR的终端设备并未如期铺开。许多技术难点至今未能攻克,诸如眩晕、终端性能、网络连接等等。结果就是,据统计,2023 年国内 AR/VR 设备出货量 72.5万台,其中VR设备出货量 46.3万台,AR 设备出货量 26.2万台。整体出货量较 2022年,同比下滑39.8%。如此,虚拟现实对5G需求也没能兑现。

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发展空间在哪,在6G未到之前,或将长期困扰相关的从业者和研究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