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全军评级工作开始,这也为日后评军衔,实行薪金制奠定基础。

评级相对来说不是很复杂,主要因素就是战争年代担任的职务,以及战绩情况;评军衔就复杂了,不仅看资历、职务,战绩,还要照顾山头等综合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副兵团级42人,有人是上将,有人是中将,也有个别少将。论资历、职务不分伯仲,取决因素在于战绩,以及来自哪支部队。解放军是由三大红军发展而来,要平衡就要有代表,并非授予中将的副兵团级,战绩就没有授予上将的副兵团级大。

相对而已评级,主要看解放战争时期的职务高低,有些将领在抗日爆发才参军入伍,解放战争升为正军职,被评为正军级。不过在军衔评定上,就显得不一样,因为军衔综合考虑参军时间。

在42位副兵团级中,有多位将领解放战争时担任过正兵团职务,却评为副兵团级,如9兵团郭化若,13兵团莫文骅,10兵团韦国清,以及20兵团李天焕等人。

说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长期在后方工作。郭化若在1946年调去华东前线,莫文骅在1945年抗战胜利挺进东北前线,韦国清在1941年从后方到作战部队,李天焕在解放之前才提拔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职务够了,资历够了,战绩显得浅一些。

莫文骅曾经在回忆录说过,自己被评为副兵团级是另有原因。

1951年,他从广西调任东北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副司令贺晋年,副政委周桓。从职务上来说,政治部主任没有副司令副政委高。

1952年评级时,贺晋年因过去担任过兵团副司令,被评为副兵团级;周桓担任过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尽管过去职务不低,可参军后长期在后方机关,被评为副兵团级。可对于莫文骅,他担任过兵团政委,军委党委上报时也是按照正兵团级上报,可是被军区主要负责人改为副兵团级,认为政治部主任高于副司令、副政委不利于开展工作。

如果不考虑贺晋年、周桓的情况,他能不能评为正兵团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文骅参军后,在基层工作一段时间被提拔干宣传、政治思想工作。

1934年部队大转移就开始干起军事教育工作,一直到抗战初期,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后被调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抗战结束后才被编入南下支队,准备南下开辟新区,途中北上东北。

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职务不低。他的情况与郭化若相差无几,郭化若过去担任过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而且早1931年时期,可见资历多深,后转入军事教育位置上,一直到1945年,一干就是14年之久。虽然中间也干过一局作战局长,但时间不长。他也是在解放战争时到前方工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对标一下,按照这个角度,授予副兵团级也是说得过去的。不过,如果军区党委意见一致,军区负责人不修改,直接上报,上级也会尊重军区党委的决定,这样他也是有可能授予正兵团级的。

尽管多一个字,可情况就不一样了。一般情况下正兵团级授予上将,副兵团级要看得情况而定。除资历、职务外,战绩,来自哪个部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