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落水、港口堵塞、人员失联……美国巴尔的摩大桥被撞塌,肇事者为载重11万吨的集装箱船,难道又是一起恐袭?美国对于恐袭说法矢口否认,三大疑点却缺乏合理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美国巴尔的摩大桥究竟经历了何种冲击,肇事轮船因何失控,为何将2.69公里四车道连续钢桁架桥体全部拖入水中才停下,这究竟是不是一场恐袭,三大疑点分别是什么?

一、美国大桥遭受万吨轮船严重撞击

美国时间3月26日凌晨,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遭受到一艘巨轮的严重撞击,该桥梁在被撞击之后迅速坍塌,大量人员、车辆落水。

该桥梁始建于1977年,横跨帕塔普斯科河,是美国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更是695号高速公路的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该桥梁名字弗朗西斯·斯科特·基是美国国歌的创作者,该桥梁的建设,也有向国歌作者致敬的含义,因此该桥梁也被视为美国标志性建筑之一。

撞击事故发生之后,美国救援队立马展开救援,但该轮船在撞上大桥之后并没有立刻停止,而是继续前进,直至将长达2.69公里四车道连续钢桁架桥体全部拖入水中才作罢。

该事故导致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大桥完全坍塌,但所幸事发时间为凌晨,桥梁上只有少数车辆以及工作的工人,大约20人落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人在落水的第一时间便遭到营救人员的抢救,截至目前仍旧有6人失联

肇事轮船名叫“达利号”,悬挂新加坡旗帜,本定于由凌晨一点离开巴尔的摩,连夜赶往斯里兰卡进行货物交付。

达利号长约300米,宽度达到48米,隶属于丹麦Synergy海事集团,其承载的货物总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1万吨,已经来到超重界限的临界点。

达利号在撞击事故发生之前,便通过无线电向马里兰州的相关部门进行了通讯,但因为事发突然,来不及更改航道,马里兰州部门只能尽可能快速派出救援队,将损失降到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事后美国方面对于船只的检查、录像观看,判断其是由于动力缺失导致的航向偏向事故。

而船长更是表示,在达利号行驶过程中全船突然停电,丧失了全部动力,不受控制撞倒大桥。

同样是对于美国标志性建筑的破坏,很难不令人联想到曾经的“911”事件,怀疑其是否是一场蓄意为之的恐怖袭击。

美国目前忙于事故人员救援、恢复桥梁交通等工作,各大美国媒体包括白宫在内都出来辟谣,证明其只是一场普通的事故,而非恐袭。

尽管美国媒体风向一致,对于恐袭的说法予以否定,但该事件还有着诸多疑点,似乎证明其另有隐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巴尔的摩大桥被船撞塌事故疑点

要说巴尔的摩大桥被船撞塌事故的疑点,首当其冲的必然是美国媒体闪烁其词、不断更改的新闻讯息。

在第一时间遭受撞击之后,当初的新闻通稿中人员伤亡信息为20人落水、多人失联,甚至白宫也转发了相关数据的新闻报道。

但随着事态的演变,各大媒体新闻就像是受到了某种指示一般,将伤亡人数从20人降低到8人,更是将失联人数具体到了6人。

不仅如此,美国方面仅在搜救一天之后,便停止了对于失联民众的搜寻活动,给出的理由也十分牵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方面认为,事发时气候寒冷,水温大概在46华氏摄氏度左右,约等于7.78摄氏度,因此当人体在落水之后,很快就会失去意识沉入水中。

再者事发水域属于深水区,水深足有40英尺以上,也就是水深12米以上,并且伴随洋流水流性强,对于落水人员的打捞救援行动难以开展。

再者,则是事故大桥乃是附近地区最主要的交通线路,每天有超过3万人通过大桥上班以及生活。如果大桥不能及时得到修缮,则会影响两岸居民的正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该大桥还是货轮商路的必经之路,像是丰田、奥迪宝马汽车等大型商品的运输都需要经过巴尔的摩大桥。

巴尔的摩大桥事故的第二个疑点,则是事发时视频录像文件充满异常。通过港口录像可以看出,达利号在驶向大桥之前便熄灭了所有的灯光,但临近大桥时却突然冒出了大量的黑烟,俨然有着动力恢复的迹象。

但事实上,达利号与大桥相撞之后并没有停下的意思,而是直到将整条大桥全部拖进水中才停下,不得不令人怀疑,在撞桥之后驾驶员为何未采取制动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令人产生怀疑的疑点在于,巴尔的摩大桥桥墩之上有着众多的防撞墩,该条货船之上也有来自港口的领航员,不可能不清楚防撞墩的位置。

既然有着领航员,为何放任达利号偏离航道?失去动力的情况下,为何可以避开大量的防撞墩,精准撞击桥梁本体?这一切都令人感到怀疑。

该事故的第三个疑点,则是达利号早在去年便被审查出存在安全隐患,达利号工作人员的国籍身份引人遐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利号投入使用多年,在去年智利港口进行审查之时,便被发现动力系统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按理说这种存在故障的货轮,是不应该被放进美国境内的,其背后可能有暗箱操作的可能。

除了轮船本身的疑点之外,轮船上的工作人员同样疑点重重,达利号的船长是乌克兰国籍,联想到如今俄乌紧张局势背后,美国的煽风点火,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场事故是有心人故意为之。

尽管疑点重重,美国方面却在坚持辟谣,将巴尔的摩大桥事故列为普通事故,并尽可能降低其舆论影响。那么美国为何急于辟谣,反复强调其不是恐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美国辟谣巴尔的摩大桥事故原因

作为全球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却深受恐袭之害。臭名昭著的“911”事件,更是令美国标志性建筑双子大厦沦为废墟,令几千名美国精英遭遇不幸。

自此之后,美国便始终走在反恐一线,更是近代反恐标杆国家。

美国帮助联合国确立反恐法律条约,组建国土安全部保护本土免受恐袭侵扰,组建国家情报网对于恐怖信息进行收集,利用安全防控措施保护国家民众安全。

而美国大量的财政支出,都被用在国家安全系统升级中,美国自然不能轻易遭受恐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巴尔的摩大桥事故是一场恐袭,那岂不是证明美国的国家安全防控形同虚设,这些年来大量的财政支出都打了水漂。

随便一艘货轮都能够对于美国民众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那么美国人民的安全保障岂不是成为彻头彻尾的笑话。

除了对内造成不良影响之外,对外还会影响美国的国际形象。美国一直以全球军事强国自居,但如果全球第一军事强国连货轮形式的恐袭都无法预防,那怎么令竞争国感到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小了讲,这会影响美国军火武器、国防系统的生意,往大了讲则会影响美国的国家声誉。

除了军事方面的原因之外,美国极力辟谣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保障经济的发展。

疫情过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商品市场下滑明显,大量依赖通过海运从其他国家实施商品进口。

而巴尔的摩港口是美国的第九大国际货运港口,每天运输货物的总量多达5230万吨。如果将巴尔的摩大桥事故列为恐袭,那么必然令来做生意的货轮数量减少,导致美国贸易市场受损。

再者,如果巴尔的摩大桥事故有着恐袭嫌疑,那么则预示着巴尔的摩港口需要被关停接受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尔的摩承担着美国最多的甘蔗、煤炭进口工作,为美国提供超过1.5万个直接岗位与14万直接岗位,关停巴尔的摩港口是美国不能接受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巴尔的摩大桥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有限,当务之急并不是对于该事故进行刨根问底地调查,而是对于巴尔的摩大桥进行修复工作,令巴尔的摩港口运作重回正轨。

但随着美国大量产业外迁,美国本土制造业地水准不断下滑,美国基建能力近年来也呈现逐渐下滑地趋势,从业人员不断减少。

因此即使美国全力修复巴尔的摩大桥,也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收获成效的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美国巴尔的摩大桥遭遇突发事故,多名美国民众落水失联,尽管美国将该事件列为普通事故,但存在的诸多疑点仍旧无法得到合理解释,美国对于巴尔的摩大桥的修复也将是一个复杂且旷日持久的工程。

对于巴尔的摩大桥事故真相,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大家觉得这是一场恐袭还是普通事故?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