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一会儿毛毛雨,室外感觉冷飕飕,一会儿艳阳天,让人不禁想换短袖儿。天气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让我们不得不警惕随时会出现的“倒春寒”,每到这个时候,有几种最常见的疾病会迎来发病小高峰。
心脑血管病
每年“倒春寒”的时候,就如同扣动扳机一般,急性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病患者迅速增多。这是因为“倒春寒”——低温刺激致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急剧收缩。而温度升高血管又会舒张,冷热交替就容易导致血管反复收缩膨胀,加重了心脑血管负荷和血压的不稳定性。如果自身心脑系统功能脆弱,就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危重症。
呼吸系统疾病
惊蛰后气温逐渐升高,一些细菌、病毒也从“梦”中苏醒,开始生长繁殖。然而“倒春寒”导致气温突然下降,增加空气湿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空气质量。这样的环境更容易孳生病菌,引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稍不留神就会感冒发烧。有些患者咳嗽、头晕迁延不愈,最后演变成严重的肺炎或变异性哮喘。
情绪问题
惊蛰节气正值初春,经常出现烟雨蒙蒙的天气,而很多人这时候异常肝火旺盛,无论性格内向还是偏暴躁的,都容易出现“情绪感冒”。在我看来,遇事多沟通,适度宣泄和分散注意力,将有利于心理健康。
关节炎
膝关节作为一个负重关节,每每承载着人体一大半的体重。然而膝关节也是脆弱的,呵护不周很容易受伤。骨关节炎与温度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患有慢性炎症的中老年人、女性和肥胖人群,对环境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受到寒冷刺激后,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关节不适(在久行、上下楼梯、下蹲等活动时容易出现疼痛)。
初春“精准养生”手册
多动少坐 运动既可削减超标体重,也可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还能加快血液循环,保障肝脏得到更多的氧气与养料。骨关节炎患者以“防”为主,及时保暖,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切忌不运动,要适当锻炼)。
合理膳食 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温补开胃,吃出温暖。我个人吃梨比较多,可以多煮些梨汤喝。另外,就是要戒烟限酒。
早睡早起 熬夜对各大脏器而言,就像慢性毒药,所以尽量早睡早起。当然,早晨起床的最初几分钟确实是“痛苦”的,不过起来之后便会神清气爽。若白天工作繁忙易犯困,中午眯一刻钟就能让下午倍加精神。
睡前泡脚 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晚上休息前用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也有助于预防感冒。
该捂就捂 坊间素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倒也不无道理。只是很多年轻人自恃“火力壮”,早早换上单衣,而老人小孩则容易“捂过头”,出汗多了受风一样容易感冒。所谓“捂”,其实就是外出携带外套,及时增减衣物。
文/汪芳(北京医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