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是一个地理概念,共有12万平方公里左右,这里水草丰茂,被誉为塞上江南。由于地方太好了,所以总会引起旁人的觊觎。

原本伊犁河谷全境都在中国手里,奈何沙俄从中插了一杠子,直接弄走了6.4万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情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走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

1860年,沙俄与清廷签订《北京条约》以后,就西北重新划界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当时清廷认为,中国在西域天然的边界,就是巴尔喀什湖北岸,而且清廷的卡伦也能巡视到整个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可沙俄这边却固执己见,认为移动的卡伦无法作为边界根据,且自古以来这一说,在沙俄面前,那就是废话。

最终清廷迫于沙俄的胁迫,只能答应以常驻卡伦作为边界。即便如此,沙俄依旧不知足,在1862年到1864年,派遣3万大军多次入侵伊犁、喀什等地,侵占了大片土地。

当地的清军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沙俄侵略军,这才保住了新疆的基本盘。当时如果他们打输了,估摸着新疆就没了。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各退了一步,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即便是如此,沙俄依旧从清朝手里,割走了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区域在内的外西北地区,足有44万平方公里,其中就包括了大片伊犁河谷地区。

通过这次占领,沙俄意识到了伊犁河谷有多重要。但他们只拿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这对他们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沙俄看来,只有拿到了整个伊犁河谷,那他们在中亚东部地区,才能站稳脚跟。所以说,这事儿他们放在了心上,并且很快就有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犁条约》,割走外西北7万平方公里

1865年,也就是中俄划分好西北边界的第二年,一个叫阿古柏的中亚军阀,带着一帮人冲入了新疆,占领了大片地盘,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

这事儿可把沙俄给激动坏了,毕竟当时沙俄正在攻打中亚各大汗国,如果阿古柏能创业成功,那他们就可以从阿古柏那儿割走一块土地,甚至可以把阿古柏的地盘完全占了。从法理上来说,他们也没有直接破坏中俄边界条约。

为此,沙俄多次向阿古柏抛出橄榄枝,希望阿古柏能跟着自己混。

阿古柏也不是傻子,他的地盘和沙俄靠这么近,如果自己跟着沙俄混,早晚都会被沙俄给吃了。因此阿古柏最终选择的大靠山是英国。

沙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为此,在1871年,沙俄知道阿古柏这条路大概率是走不通了,索性出兵占领了整个伊犁。

沙俄原来的目标本就是整个伊犁河谷,如今他们得偿所愿,剩下的就是坐山观虎斗了。沙俄相信,不管结局如何,他们都能占便宜。

  • 第一,如果阿古柏打赢了清军,那么沙俄便可以直接逼迫阿古柏签订不平等条约,让他割让新疆的地盘给沙俄。
  • 第二,如果清军打赢了阿古柏,那么沙俄可以赖在伊犁不走,再威胁恐吓一下清廷,清廷必然会将伊犁送给沙俄。
  • 第三,即便是双方打了个平手,处于僵持状态。那沙俄也能长期持有伊犁,等到时间过去个几十年,伊犁当地人都成了俄族人,到时候谁还敢说这里不是俄国地盘?

这买卖实在是划算,清廷当然也有能人,他们一眼就看破了沙俄的野心,所以当时便质问沙俄,为什么要夺取伊犁。沙俄给出的理由是暂时帮清廷镇守此地,等到清军击败了阿古柏,他们立刻就归还伊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沙俄看来,清廷是不可能有决心和能力,在那种情况下派遣大军进入新疆击败阿古柏的。所以沙俄笃定认为,伊犁就是他们的了。

结果左宗棠带领大军进入新疆,用了1年多时间就击败了阿古柏,收复了新疆。沙俄这边傻眼了,当清廷索要伊犁时,沙俄一开始选择坚决赖账,压根不想归还。

可左宗棠那边已经摆好了架势,安排了3路大军直取伊犁,真要是打起来,沙俄就不得不集中精力对付清军,而当时他们还在平定中亚,如果与清军交战受挫,那么他们在中亚的威信将荡然无存,这几十年打下来的中亚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极有可能顷刻之间就丢了。

此外,左宗棠这个猛男,沙俄还是不太愿意得罪的。为此,沙俄最终选择了谈判解决问题。沙俄看来,一点好处不给就让他们走是不可能的,清廷必须要割肉!

最终双方在1881年签订了《伊犁条约》。清廷收复了伊犁九城,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伊犁河谷地区,全都被沙俄给弄走了。这次沙俄又割走了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加上之前的,足有51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之地,被沙俄收入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俄专挑有大量水源的地方下手

沙俄挑地方是非常刁钻的,一般有水源地的地方,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道理很简单,有了淡水资源,他们自然就可以在当地生存,也就有了立足之地。

在占据西伯利亚的时候,沙俄在1727年与清廷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愣是将整个贝加尔湖地区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没办法,贝加尔湖堪称东亚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湖。

在夺取外东北的时候,沙俄还是逼迫清廷将三分之二的兴凯湖纳入沙俄是的势力范围之内。这地方的淡水资源,足以养活整个远东的人口。

原本双方在东部是以外兴安岭为界的,但是早在彼得大帝时期,就立下志愿,要夺取黑龙江流域。除了这里的港口对沙俄至关重要以外,这里的淡水资源也非常丰富。

沙俄抵达外西北以后,也是看上了这里丰富的水资源。除了伊犁河、特克斯河、喀什河等河流以外,其实还有不少湖泊。

诸如一半淡水一半咸水的巴尔喀什湖,盐湖阿拉湖,上帝遗落的明珠伊塞克湖,斋桑泊等。

这事儿主要是因为沙俄过去占领的土地,基本都是贫瘠荒凉之地。广袤的西伯利亚虽然大,但在当时来说,的确不适合大量俄国人迁徙定居。

直到沙俄侵占了清朝的大片领土以后,才意识到了这些地盘都是风水宝地,他们自然不肯罢手。而且只有占领了这些地方,那他们此前拿下的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地盘,才能更加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犁河谷不仅仅是风水宝地

伊犁河谷降水量充沛,形成了非常密集的水系网,是天山范围内,最肥美的一块宝地。这地方自然成了西北地区的核心地带,在清朝设立新疆的时候,伊犁一度是伊犁将军治所所在地。

不过伴随着沙俄的入侵,那个昔日新疆的中心地区,一下子成了边境地区。从伊犁将军的治所,变成了边防要地。

这种转变是猝不及防的,伊犁战略地位的转变,也迫使这里逐步发生了转型。现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中国和中亚各国沟通贸易的重要桥梁。

中亚各国基本都是内陆国,贸易商过去严重依赖苏联。苏联解体以后,俄国撑不起这个场子,中亚各国无路可去,只能不断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所以说伊犁再次肩负起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只是很可惜的是,大部分伊犁河谷地区,已经不在我们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