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调养要谨慎!营养师教你掌握1诀窍 评估2器官功能 避免越治越伤身

疾病过后,为了快速恢复元气,人们常常会选择食补,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治疗大病过后的后遗症时,不是盲目地靠大量营养品来调养就好。在治疗后遗症时,要先从患者的肠胃功能、肝脏解毒功能来仔细评估,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才能避免治疗越伤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谨慎治疗后遗症 避免影响生活品质

不少人在大病一场后会留下后遗症,若不谨慎处理,只会进一步影响生活品质,例如COVID-19造成的长新冠症候群、长期失眠或是睡眠品质不佳、干扰正常生活的疼痛问题、反复感冒感染等,这些问题会持续消耗体内营养,造成慢性发炎,导致整体能量不足,若患者直接进入重点疗程,可能造成无法耐受,得不到期望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认饮食习惯 也能减缓部分症状

有些患者在治疗后,会有情绪起伏不定、药物控制不佳等问题,很可能是无症状的低血糖反复发作导致,这时就要先从饮食上改善。例如,肠躁症患者若经常吃麻辣锅、油炸食物、高糖饮料和豆类产气食物,会让症状加重,这时要先将饮食习惯重新整理,避开产气食物,让肠胃有休息的时间,自然症状就会减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估肝脏解毒肠道蠕动功能 避免越治越伤身

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环境荷尔蒙、重金属累积、霉菌毒素对身体的影响,想要好好地排除这些毒素。如果本身肠道蠕动功能不足、肠胃道功能性障碍、便秘等,会影响到毒素从肠道排除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脏解毒功能通常无法从基本的肝功能指数看出,医师会详细地从过去疾病史、曾经吃过哪些特殊食物、接受特殊治疗等评估起,了解肝脏有无受损,或是保守起见,先从支持肝脏解毒功能的饮食组合和营养配方开始,越是复杂且严重的患者,就越是要小心谨慎的治疗,才不会因无法彻底解毒而二度伤害身体,越治疗越伤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