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时隔5个月制造业PMI再次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3月环比大幅上升1.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一家拖拉机制造企业,工人在车间内装配作业。(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PMI升至50.8%,重返扩张区间。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10个,制造业景气面明显扩大。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与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等12个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4至5个百分点。产需指数双双回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2%和53%,比上月上升2.4和4个百分点。三大重点行业同步扩张。高技术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装备制造业PMI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5%,相关行业产需加快释放。

进出口指数重返扩张区间。春节过后制造业进出口景气度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3%和50.4%,比上月上升5个和4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市场预期继续向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表明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4月1日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显示,3月我国制造业PMI为51.1%,高于2月0.2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创2023年3月以来新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加速向好。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3月PMI一改前几个月的颓势,数据非常亮眼,同时与4月1日公布的财新PMI数据相印证,说明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局面获得了多方数据支撑,对于中国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认为,展望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将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如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发展低空经济等,这些着眼于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将为经济注入更强动力。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回升

3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且升幅较上月继续扩大,创出自2023年7月以来的新高。

服务业回升向好,其商务活动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服务业扩张步伐加快。从行业来看,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生产经营较为活跃,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批发、铁路运输、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3%及以上。

建筑业扩张加快,其商务活动指数为56.2%,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体扩张加快。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2%,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表明建筑业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信心增强。

赵庆河表示,随着气候转暖和节后集中开工,各地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加快,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2%,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体扩张加快。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8%,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土木工程建筑业继续保持较快施工进度。

3月,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并保持在60%以上。其中,货币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服务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60%以上。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认为,在金融强国的主基调下,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聚焦优化融资环境、加大对特定领域和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扶持力度也有所加大,融资环境继续趋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在春节短暂休整后,社会经济活动加速启动,建筑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表现良好。总体来看,非制造业经营活动持续回稳向好,建筑、生产性服务、新动能和社会融资相关行业均有较好表现。经济活动的持续上升给企业信心带来积极影响,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8%以上,建筑业和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均有上升。

经济开年恢复势头强于预期

3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快。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2.2%和53.0%。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和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认为,从整体来看,经济开年恢复势头强于预期,预计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水平,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上述两位专家表示,从3月PMI指标来看,随着开工季展开,经济复苏进度加快,主要动力来自出口改善,以及对制造业投资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传导,但复苏过程中的一些短板仍值得关注。一是基建投资仍然偏慢。当前经济内生动能有所改善,基建发力迫切性下降,但仍需做好补短板和托底经济的相关工作。二是房地产市场有待提振。房地产市场表现仍然是经济能否企稳回升的关键,下一阶段需将相关政策落实落细。三是就业状况有待改善。3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标出现回升,但服务业与建筑业就业指标则环比回落,整体就业压力仍然不容忽视。

温彬和王静文认为,下一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提振外资企业和民营经济信心,以此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日前,《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已印发,民营经济促进法也在制定过程中,相关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环比持续走强,资产配置将面临再平衡。财政、货币等政策有望持续发力,支持国内经济回稳向上。(记者 马文博)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