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都认为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实际上历史规律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是多数服从少数。不信,请读完下列故事

农民是多数农民要服从地主,至少说地主要说了算。

奴隶主是少数,奴隶主说了算,奴隶是多数,那为什么多数要服从少数?为什么多数的农民要服从少数的地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我们需要研究“博弈论”的方法。

百家讲坛的李老师就做一个事件模型,专门研究地主和农民的互动关系。说:

假如现在我们来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只有两个村,一个叫地主村,一个叫农民村。

地主村有一个地主有100个农民,农民村有一个农民有100个地主,然后农民和地主的资源技能分布状况都是一样,农民的特点就是会种地,但是没地,地主的特点是有地,但不会种,这两个村都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主村有一个地主有100个农民,春天青黄不接,农民全家正挨饿,农民的老婆跟农民说:

咱家的两个小农民还得吃还得喝呢,没地不行,当家的去地主家租点地种得了。

于是农民到了地主家,地主躺在躺椅之上晒着太阳,还一边还逗着鸟,生活得可滋润了。

农民很朴实,进来就说:东家能给点地种吧,老婆孩子等着吃呢。

地主阴阳怪气地说:

种地好办,签合同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地主拿出一个合同,合同第3条规定年终收谷子100担,但95担归地主,5担归农民,也就是农民干一年你只能拿5万,地主什么都不干拿95担。

农民一看这个不公平啊,还想讲价,地主对他说:不愿干不愿干滚蛋,下一个农民进来,赶紧说我愿意种,在地主村地主剥削了农民,农民还得感谢地主十八代祖宗。

农民村都不一样,农民村有一个农民有100个地主,春天青黄不接,地主全家挨饿,把两个小地主饿得直哭,地主婆跟地主就商量说:

当家的,找农民来种地呀,你看两个小地主都饿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地主排队到农民家去请他来种地,农民在家里躺着晒太阳,地主进来说:您去种地,俺家种地可好了。

农民睁开眼睛说:种地可以啊,签合同吧, 条件就反了过来,赫然写着年终收谷子100担,95担归农民,5担归地主。

地主不干了,农民说不干可以滚蛋,下一个地主去了,欢迎你到我家,于是地主哆哆嗦嗦地签了字,这个时候那就不是地主说了不算了,而是农民说了算。

当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只是要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这个剥削不剥削的本质是谁说了算,跟什么修养道德价值观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件事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稀缺资源,当土地是稀缺资源的时候,谁有土地谁说了算?

当劳动技能是稀缺资源的时候,谁有劳动技能谁说了算。

但是你有稀缺资源的时候你就能,当你没有稀缺资源的时候,你身份再高你也说了不算,你得掌握稀缺资源。

封建社会土地资源是稀缺的,所以谁有土地谁说了算,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稀缺的,所以谁有资本谁说了算,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呢,关键的信息关键的知识是稀缺的,那谁有知识产权谁说了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掌握稀缺资源特别重要,我们一直都认为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实际上历史规律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是多数服从少数。

建议各位朋友多看看这本《博弈论》,这本书教的全是手段和方法,它是一本拿不上台面的书,由于内容太过于真实和残酷,不让咱老百姓去读,但是那些为官从商的人却一直在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教你用反面思维去思考事物,快速地找到捷径,用手段来达到目的,满满的都是具体做人做事的方法。这是一部能够培养我们见招拆招、识破诡计、逆向思维变通能力的好书。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一旦你能够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博弈策略运用得得游刃有余,成功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