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帝王都是篡位上位的,他们为了权势地位不惜杀死自己的至亲,所以虽然他们可以成为皇帝,却要长久背负骂名。朱棣就是因为篡位而名不正言不顺,后世对朱棣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是从政治作为上来看,其实朱棣的能力和朱元璋差不多,只不过因为抢夺了侄子的皇位,所以名声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朱元璋最看好的是朱标,朱标作为长子也确实是太子的最佳人选,而且朱元璋从小就重视朱标的教育,可以说一直都是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来培养他的,而朱标的个性也和朱元璋不同,是一位性格温和仁厚的人,他还是太子时期就已经开始为百姓谋福利,如果朱标可以登基应该也会获得百姓的爱戴,可是朱标后来因病早逝,朱元璋痛失爱子就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太子,而朱允炆和朱标的性子一样,在朱元璋离世后朱允炆顺利继位,可是他却要面对很多政治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允炆登基之后其实他确实做了很多好事,为了安抚民心,朱允炆不再沿袭朱元璋设立的酷刑制度,而且他也开始大力选拔人才,希望可以为大明江山招揽更多人才,另外朱允炆对于官员的考核也很重视,所以朱允炆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但是朱允炆性格懦弱,他上面还有很多叔叔,虽然这些叔叔都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封地,可是他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所以开始大力打压这些他们,后来朱棣造反并在四年之后从朱允炆的手中抢走了统治权,虽然朱棣在登基之后也一直都致力于朝政治理,可是因为是篡位取得的皇权,很多人都对朱棣的评价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古墓,这座坟墓的主人是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朱柏,而结合这座墓地中的资料来看,朱柏的死其实和朱允炆有直接关系。资料的大概意思是在朱允炆继位后,他开始给藩王们制造各种莫须有罪名,株百就是受害者之一,后来株百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居然在家中和家人全部自焚而死,而朱棣看到这些藩王都没有好下场,所以才想要谋反,从这一点来看似乎朱棣的篡位也算有些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