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我们礼敬先人、讴歌生命

萧放

清明是春天的节日,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大地明洁,惠风和畅,在这美好时节,我们纪念先人,我们踏青户外,我们举行一场神圣的灵魂对话仪式,我们跃动生命节律。清明是古老的,清明又依然年轻。

清明是中国人的祖先纪念日,祭祖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特别凸显的文化行为,是中国人伦理德性的重要文化表征。清明墓地祭祀或者祠堂祭祖是中国人传统的灵魂对话方式,是子孙与祖先、后辈与前贤、生者与亡者在特定时空中的对话,这种对话从生人角度看,是对血缘亲情的情感怀念,是对前人开物创制的感恩,是我们对所有为家为国为人类美好生活做出贡献与牺牲的亡人的虔诚礼敬。慎终追远是清明节的文化精神。我们利用清明时节,追思祖先业绩,提倡家庭、社会对先辈历史的尊重,保持对先人的敬畏之心与感恩之心。在人心躁动的现代社会,清明节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够给人一个理性、冷静思考人生的机会。

清明是中国人亲近自然、激扬生命的节日。清明是厚重的,同时也是轻盈的。中国人在春天怀念亡者,同样在春天激扬生命。人作为生命个体,因生理与社会原因,总会周期性地出现一定程度的这样或那样的身心疲惫与精神困顿。要调节身心,振作精神,就需要特定的仪式与娱乐活动,以“动心劳形”。我们清明时节在与祖先对话中获得了精神力量,同时我们也通过踏青郊野,与自然对话,获得身心的放松与精神的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清明是人文的,也是自然的。它内涵丰富,理念鲜明,是一个全民性的重大节日。我们今天传承清明优秀文化传统,在保持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今天社会的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清明的先人纪念在尊重墓地祭扫习俗传统的同时,我们根据现代人生活环境与生活节奏以及空间移动的现实,可以作为局部的更新与适应性的调整,比如传统的乡土祭祀是独立的家族墓地,祭祀是私人性的表达,祭品在祭祀之后由家人分享。在城市公共墓地区,清明祭扫的空间较之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祭祀活动处于开放状态,因此清明祭扫不纯粹是私人活动,而是成为公共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祭祀方式上必然会出现相应的调整变化,传统的三牲祭品可以置换成果品、鲜花,纸钱鞭炮也可因环境问题减少烧化与鸣放,也可以民俗中坟头压纸钱的方式替代。我们还可以根据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空间移动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讯手段,通过网络设立虚拟空间祭祀区,网上献花留言,可以让家人、朋友以手机视频直播祭扫,即式分享参与家人祭扫活动,表达游子在远方对先人先贤的礼敬。

当然,在当代社会我们更应当扩大清明自古就有的亲近自然、活跃生命的文化内涵,将清明郊游踏青作为中小学生享受传统节日的重要时机。在春意盎然的郊野,人与自然交融,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蹴鞠,拔河等娱乐,成为人们踏青郊游的时令娱乐。人们在生命成长、展开的季节,以户外活动的方式,娱乐身心,调节精神。

礼敬传统、感恩先人,亲近自然、活跃生命,是清明文化永远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众号总指导:萧放

内容顾问:朱霞 鞠熙

指导教师:贺少雅

公众号主编:叶玮琪

岁时节日】栏目责编:徐东莱

图文编辑:闫世龙

我们是一个亦庄亦谐

的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师大民俗学

关注学术知识│关注生活热点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