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董晴晴

杏花春雨满清明,又是一年追思时。桓台县的田野间呈现出一派别样景象,田地附近的道路上,大家纷纷前来祭拜逝去的亲人,但是田野间难觅坟头踪影。这背后,正是桓台县因地制宜、积极倡导“深埋复耕不留坟头”的生态安葬方式努力。

桓台县自2000年开始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全县采用此种安葬方式的比率已超80%,为桓台节约土地高达800余亩。

“逝者的亲属将骨灰安葬在自家的责任田内,墓穴长宽深均为1.5米左右,骨灰盒离地面垂直距离约0.5米。填土时,生熟土分离,确保耕作层不受破坏。坟头占地仅1.5平方米,到了秋耕或春耕时,坟头被铲平,丝毫不影响机械作业和下一季的耕种。”桓台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深埋复耕不留坟头”的安葬方式。据了解,墓穴定位采用实体参照物和手机经纬定位相结合的方式,由村理事会成员协助完成。亲属们则在就近的生产路旁祭拜,既表达哀思,又不损庄稼。

桓台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生的珍惜和热爱,群众是如何接受这种新型安葬方式的?

“通过‘线上线下’的紧密宣传,让群众对生态安葬有了更深了解,提高了接受度。”桓台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桓台县政府还出台了《桓台县丧俭礼葬指导意见(试行)》,倡导这种安葬方式,相比公墓等其他方式,能节约丧葬费用约3000元。

同时,桓台县民政局强化常态化巡查。每年的9月份,县民政局牵头,镇级部门参与,组织一次常态化巡查。对未及时平掉的坟头,由各村红白理事会查找事主,整改到位。2023年巡查整改坟头32座。

桓台县还注重创新文明祭扫形式,为远在外地的家属提供网上祭祀服务,为不能到场的群众提供“代客祭扫”,并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

据了解,为了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实惠,桓台县实施了殡葬惠民政策,从2021年起,对火化、接运、冷藏等7项殡葬基本项目实行免费,最高可免除殡葬费用1440元,三年累计免除费用高达1700余万元。这不仅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也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安葬方式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