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农村走动,就会发现农村的山上,会常见到各种坟墓。其中有些坟墓是有墓碑的,而有些坟墓却没有墓碑。这其中的原因,也不复杂。

有些是因为年数久远,所以墓碑被破坏了,或者是倒塌了。像以前农村修路架桥,就常会用一些废弃的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些坟墓本来就没有墓碑的。这可不完全是因为家里穷没有给立碑,而是因为在过去民间关于立碑是有讲究的,立碑是不能随便立的。

老话说“墓碑有四不立,立后家人弃”,指的就是有四种情况下是不能立碑的。那到底哪些人不能立碑,又有什么依据呢?我们来看看!

1、夭折之人不立碑。

给逝者立碑,本来就是为了让后人更好的祭扫、铭记逝者的,特别是一些越有成就、地位的人,那他的墓地就越豪华,而墓碑也就越气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夭折,指的就是孩子还没有长大成年,然后就早早去世了。在民间也称为“短命早死之人”。对于这些夭折的人来说,在古代认为不吉利的。

记得在我的家乡这边,以前的传统做法是夭折的人是不能安葬在祖坟的,就连葬事也没有,就是简单的安葬在乱葬岗,自然也就不会给他们立碑了。

除非是一些家庭条件殷实,并且长辈又很爱孩子的,才会特意安葬,并且立碑,像很多普通的穷苦人家,就不会这样。

2、横死之人不立碑。

所谓“横死”,通常指的是因意外事故、灾难或其他非正常死亡方式而丧生的人。像过去有些人因为寻短见、跳河等行为,总之就是非正常死亡的人,在过去是忌讳立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家人去世了,亲人都很悲伤。特别是横死之人,这样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更大。但是古人是忌讳给横死之人立碑的。主要还是因为在当时的人都是很重视生命,也尊敬生命的。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损伤”,因此古人认为横死之人的原因往往与正常生活无关,古人认为立墓碑可能会对其家族带来耻辱感或抹杀其清白之名。因此,他们选择不在横死者的墓前立碑,以减轻家族的负担和痛苦。

3、无后之人不立碑。

什么是无后之人,就是指逝者无儿无女,这样的人也是不能立碑的。在古代,子孙后代被视为家族延续的重要象征,也是家族荣耀和传承的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后代的人,意味着家族血脉无法延续,家族荣誉也无法传承。而且立碑本来就是为了供后人方便祭扫,是便于后人缅怀的。但是如果他都已经没有一个后代了,也就更没有立碑的必要了。

不过在古代,这种情况很少出现的。因为在以前有些夫妻,如果没有后代,就会从兄弟,或者是亲人过继一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没有老婆的男子,也会抱养,或者是过继孩子,把他就当自己的后代,等到老了就养老送终,披麻戴孝。这样也就不算是没有后代了,只是在他去世了以后,家产也都要给他继承了。

4、除了这三种人不能立碑以外,还有一种情况下也是不能立碑的。那就是逝者去世要满三年才能立碑。

在我的家乡这边,目前还是遵守这个规矩,就是逝者去世一定要满三年了,然后在挑选一个黄道吉日才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要注意的是,在民间还有无春年也不立碑的说法。就是要挑选有立春的年份才能立碑,而没有立春的年份,是忌讳立碑的。

虽然这种做法在现代看来有些牵强附会,但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的敬畏和尊重。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这么多规矩了,一来是时代不同了,观念也不同了。像过去多数是土葬,去世以后是按照在祖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很多都是火葬了,去世以后也不是按照在祖坟,而是在墓园了,一般安葬以后就会立碑。

不管是夭折的孩子,还是横死的人,都会为了便于祭扫给他们立碑。所以,这些规矩我们了解就好,具体还是要入乡随俗。如果当地有这些规矩,就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