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剑桥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中心副主任/中药药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等。

擅长:运用食疗学、营养学方法,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例如:怕冷、倦怠、便秘、超重/肥胖、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门诊地点: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营养门诊726室。

『 清 明 』

万物齐乎巽

物至此时

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起初只是节气名称,后逐渐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上巳节交汇融合,成为传统中国“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中的清明节。一般开始于每年的4月4~6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清明 · 三候

一候 桐始华 |桐,指白桐花。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

二候 田鼠化为鹌 |鹌,指鹌鹑类的小鸟。清明时节,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相反,喜爱阳气的鸟开始出来活动。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三候 虹始见 |指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清明·食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明,乃上清下明之意,即清明节气期间,大地渐暖,清气上升,天空清而大地明。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界物候现象,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气饮食养生要顺于自然,应特别注意的是:

1. 清明时节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易被湿困。因此,这段时间宜在饮食中增加渗湿健脾之品,如薏苡仁、陈皮、茯苓、冬瓜等。

2. 清明节气前后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应注意控制好思亲悼友等极端情绪,多吃荠菜、韭菜等时令蔬菜,并以萝卜、红薯、芋头、白菜等温胃除湿,以银耳等甘平、润肺生津之食物柔肝养肺。

3. 清明有“吃寒食”的传统习俗,应注意寒凉之品易克伐脾胃,不宜多食,且食物的温度会影响其营养成分的性质,因此,脾胃虚弱人群需慎食。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推荐膳食: 白扁豆鲫鱼汤

1. 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 鲫鱼100g、香菜10g、盐适量。

食药两用材料: 陈皮15g、白扁豆25g、连须葱白3段、生姜5g。

2. 制作方法

1)鲫鱼清理干净,备用;白扁豆提前用清水浸泡过夜,备用。

2)用小火将鲫鱼稍煎至两面微黄。

3)将白扁豆、香菜、葱段、带皮生姜、陈皮、食盐等一起放入汤煲中,武火煮沸,小火继续煲约1小时,调味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3. 功效:健脾祛湿,解表散寒。

4. 适用人群:适用于一般人群在春季清明节气做食养用,亦可调理由于脾虚湿困引起的身体倦怠、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症。

5. 食用方法:一人份,可在节气内常规食用。

6. 膳食点评:鲫鱼营养丰富,其性味平和,口味鲜甜。加入健脾祛湿的白扁豆,健胃消食的香菜,行气化湿的陈皮,解表散寒的生姜,发汗解表的葱白。白扁豆鲫鱼汤,十分适合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温度变化大的清明节气食疗保健。

清明·食治

研究发现,清明时节是高血压易发期。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很差,天气忽冷忽热特别是寒冷刺激,会使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晕等,容易诱发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中医讲,“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出现动摇、眩晕、抽搐,多属于肝的病变。从春分开始至清明时节,封藏的阳热不断向外升发,自然界阴阳呈现壮阳断阴之象,而春应肝,肝为刚脏,主动主升,故易引发肝阳亢于上,上扰头目,发为眩晕。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一日三餐规律进餐,以清淡饮食为主,控制盐量、脂类过多等食物,不食用腌制、辛辣、动物内脏、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尽量戒烟戒酒,多选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粗杂粮,保持大便通畅。采用蒸、煮、炖的方式烹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