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张丹萍 记者 屠瑜)把一束一束淡雅的菊花放在墓碑前,再深深鞠上一躬,低声诉说心里的思念……今天,在蒋庄公益性墓地,前来祭扫的村民们大多数都是用敬献鲜花水果来代替纸钱香烛,通过绿色低碳的祭扫方式表达对故人的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前来祭扫的村民购买鲜花用以代替纸钱香烛。漕泾镇供图(下同)

近日,金山区漕泾镇阮巷、蒋庄公益性墓地迎来清明期间祭扫高峰,祭扫人数显著增加,漕泾镇结合实际、服务保障能力和群众合理殡葬需求,不限祭扫总客流,按照“延长周期、错峰引导”做法,落实清明祭扫安全、文明、有序,让清明更“清明”。

在墓地入口处,志愿者在一旁引导村居民有序进入墓园,并检查是否有携带锡箔纸等易燃物品的情况。派出所民警、辅警和军警民联防大队队员在路边指挥交通。在两个公益墓地附近的卫生站还设有应急医疗点,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负责清明市民祭扫突发疾病医疗保障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志愿者们向前来祭祀的村民宣传文明祭祀

家住增丰村的张女士和家人在阮巷公益性墓地祭扫已故的亲人,她郑重地将鲜花和水果摆在墓前,徐徐擦拭着墓碑,张女士说,她和家人已多年不使用烧纸箔等祭扫方式,“鲜花祭扫同样能表达我们的思念,这样也更环保、安全”。

文明祭扫行为蔚然成风,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祭祀新方式也正成为漕泾群众自觉践行的新风尚。在新修缮的阮巷服务点,张大伯介绍,现在办事的条件比原来好多了,流程也简单很多。此外,漕泾镇还制定了《丧事移风易俗七个“不”承诺书》,在办事前向老百姓宣传,提倡采用绿色文明方式祭祀。同时结合焚烧、仪式、用餐等问题规范白事流程,使白事简单化、标准化、规范化。不少居民表示,既减轻大家的经济压力,也杜绝了火灾和污染隐患。

前期,镇文明办和社事办还利用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惠民殡葬政策和举措,开展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宣讲,强化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引导群众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推进移风易俗。

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清明是宣传殡葬改革和引导群众文明祭扫的有利时机,漕泾镇将结合“洁美乡村”建设,进一步倡导无烟、低碳等文明祭扫方式,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