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1)宝诰(2)

至心皈命礼

不骄帝境,玉真庆宫。(3)

现九十八化之行藏,(4)

显亿千万种之神异。

飞鸾开化于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5)

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释教;(6)

不骄不乐,职尽乎天地水官。(7)

功德难量,威灵莫测。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8)

九天辅元,开化主宰,(9)

司禄职贡举真君。

七曲灵应,保德弘仁大帝。(10)

谈经演教,

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文昌帝君:道教中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蜀人张育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后人于梓潼郡七曲山为张育建祠纪念。时七曲山另有梓潼县地方神庙名曰“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合并祭祀,遂称张育为张亚子。

(2)宝诰:为赞颂道教神明仙真、历代祖师的骈文,是道教的特定文体之一。宝诰的平仄韵律十分严谨,多以歌咏形式赞美叙述道教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文字隐晦、精炼。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宝诰首句,皆以“志(至)心皈命礼”为开头,表示虔诚。宝诰最后多为诰封之神仙圣号。

(3)不骄帝境,玉真庆宫:为文昌帝君功德圆满后升天得道之所。《文昌孝经》有云:“帝君曰:吾征道果,奉吾二亲,升不骄境界。天上聚首,室家承顺,玉真庆宫,逍遥自在。”

(4)行藏:出处或行止。《论语》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5)飞鸾开化于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文昌帝君乘坐飞鸾,手持如意。开化,即开导、感化。在在,各个方面。生生,生生不息。

(6)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释教:赞文昌帝君之圣德,功德不仅造福道、儒二家,亦教化西方佛家。

(7)不骄不乐,职尽乎天地水官:不骄不乐,古人云“安而不乐,富而不骄。”天地水官,即三官大帝。喻文昌帝君职能之广。

(8)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文昌帝君悲悯世人。大愿,文昌帝君救度众生之宏愿。大圣,文昌帝君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文昌慈祥呵护众生。此句力赞文昌帝君之无量功德。

(9)九天辅元,开化主宰:九天辅元,开化主宰,言帝君之职责为辅佐九天内外之智慧教化,开启主宰众生之智慧灵根。此句力赞文昌帝君之伟大责任,即教化众生由愚昧走向文明。

(10)司禄职贡举真君。七曲灵应,保德弘仁大帝:司禄职贡举,意文昌帝君为掌管士人功名之神。七曲,即四川梓潼县七曲山,文昌帝君信仰发源地。灵应,灵验、感应。此句为文昌帝君尊号。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始称“文昌帝君。”

(11)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消劫行化,消除浩劫,施行教化。更生永命,比喻大道因复兴得到永生之意。喻文昌帝君布行大道之圣德。此句为文昌帝君尊号。元代后道教尊文昌帝君为“更生永命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