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这个故事之前,得先澄清点什么。历史,有时候像是个大杂烩,你往里一搅,什么味道都有。孙立人将军和他的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对抗日军的传奇,就是这大锅里的一块肉,被后人翻来覆去地炖,到底炖出了什么味,这就有得聊了。

01

说到孙立人将军,人家那是抗日名将中的战术大师,领导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战斗,其实力和智谋都不是盖的。但是,关于他指挥下的军队活埋1200多名日本战俘的故事,这事儿能不能站得住脚,我们得挑明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咱们得看看传说中的两个版本。1942年和1944年,这两个年份,分别对应中国远征军的两次重要入缅作战。第一种说法,是1942年孙立人指挥的新38师所为;第二种,则是1944年的新1军。这两个时间节点,都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抗日历史上的关键时期。

讲这事儿,得先把时间地点人物弄清楚。我们说的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踏进缅甸的泥土上,头顶子弹雨,脚踩地雷区,那会儿的情形,说惨不忍睹都不为过。十万大军,损失惨重,简直可以用血泪史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段黑暗的历史里,新38师在仁安羌的一役算是少有的亮点。孙立人将军带着他的部队,像打了鸡血似的冲进日军,这一仗打得漂亮,不但解救出了7000多名英军及随军人员,还让日军吃了个大亏。

但是,话说回来,这仗虽然打得漂亮,按照各种记录来看,日军的损失也就700到1200人左右。这数字,你拿来怎么摆弄,都摆弄不出1200名战俘来供人“活埋”。要知道,战争不是儿戏,俘虏多寡,那可是实打实的数字,不是说多少就有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美军在瓜岛的苦战来比,瓜岛那边美军把日军打得找不着北,歼敌三万多,到头来俘虏也就1000多人。这数字,放眼看去,怎么也对不上那1200名战俘的账。

更别说,仁安羌这仗一结束,盟军各路兵马还没喘过气来,战线就开始崩溃了,哪里还有功夫,哪里还有条件,去捉拿战俘,更别提集体活埋的场面了。所以,这个传说,你再怎么想象,都找不到它立足的土壤。

02

来聊聊1944年那个版本的“杀俘”传说。听着就跟拍电影似的,情节一环扣一环,悬念重重,比起42年那版,简直是进化了不止一个档次。这回不仅有杀俘,还搞出了国际大新闻,弄得全世界都目瞪口呆,这故事要是真的,那得多震撼人心啊!

但话又说回来,咱们得靠谱点,不能光听故事不看数据。据新一军的战斗详报所记,整个第二次入缅作战期间,俘虏的日军也就一百来号人。你想啊,一百多人,怎么可能突然间就蹦出来1200多人供人家“统一处理”?按这数字算,那得是全军俘虏数量的十倍还多,这数学不太对劲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了,即便孙将军真有这想法,要私底下集中所有战区的战俘来个一锅端,这事儿能瞒得过去吗?别忘了,那时候的战场上可不只孙将军一个人有决策权,军队里头上上下下的,每个人都是有眼睛有耳朵的。这种级别的大事,要是真发生了,想要封锁消息,难度可不小。

更重要的是,那个年代的中国军队,虽然装备落后,条件艰苦,但在道德和原则上,还是很有底线的。孙将军作为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军事指挥官,对于战俘的处理,自然也会遵循一定的战时国际法规则。随便杀战俘,这种事,在当时的中国军队里,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毕竟全场下来,不只是新一军,所有参战部队加一块,俘虏的日军也就310人。这数字,跟那个传说中的“千余”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谈谈孙立人将军。这位将军,他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儒将”传奇。从书香门第出身,再到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磨炼,孙将军所受的教育,无论是文化还是军事,都是顶尖的西式高标准。他的人文素养,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做出滥杀战俘这种低级行为的人。

至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对待日本战俘的态度,总体来说都是尽量往人道上做文章。虽然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些粗暴,但到了中后期,改善战俘待遇,用怀柔政策去感化他们,这种做法越来越成为主流。在这种大背景下,那种滥杀无辜的做法,在中国军队中并不受待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这个关于中国远征军残杀俘虏的传说,纯粹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历史是严肃的,不应该被这种没有依据的故事所左右。对待历史,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和理性,用事实说话,而不是让这种毫无事实基础的传说来误导公众。这种做法,对于那些真真切切在战场上拼搏过的人们,才是最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