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书法史,行书写得好的人非常多,东晋王羲之父子,唐代陆柬之、李邕、颜真卿,宋代米芾、赵构,元代赵孟頫是难以超越的几位,元朝时还出现了“天下十大行书”这一排名,其中位列第一的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亭序》之美毋庸置疑,历代帝王将相都希望得到它据为己有,但大多数藏家都无法长久保存。唐太宗登基后,命人全国搜求王羲之真迹,而他最重视的正是《兰亭序》。相传他驾崩后,《兰亭序》也陪葬昭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兰亭序》虽然经典,但它并不是学王羲之行书的最佳选择。原因有二:其一,它存在真假未定的问题,不论是内容还是书法,都有人质疑是隋唐人伪造的。特别是建国以来东晋书迹不断出土,更证明了伪造说。其二,《兰亭序》钩填本(神龙本)自身存在瑕疵,比如勾挑处理不自然,细节处过于累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以《兰亭序》为初学范本,不仅无法领域到最真实可靠的魏晋行书,甚至还会被引入歧途。另外,《兰亭序》字数有限,称不上完备。与它相比,古人更倾向于学《圣教序》,此作全卷1900余字,内容翔实、笔法正统,非常适合入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太宗亲自为玄奘译作写序,之后唐高宗添上一篇记文,并加入一篇佛经,构成了《圣教序》的全部内容。怀仁禅师与座下弟子耗时二十多年,集王字将内容刻于碑上。怀仁得到了皇家支持,他们从崇文馆所藏的数千件真迹中选字,经过反复挑选、对比、临摹、取优,最终完成这一创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教序》谋篇布局时,注意到了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前一个字与后一个字的起承转合、收放连带都非常自然,体势内擫纵长,险奇而稳健。笔画遒劲多姿,转笔、衄搓、衔接都非常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教序》摹勒上石后,一直安放于长安,时隔千年,碑面已经斑驳不清了。不论是原碑还是拓本,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用笔细节模糊,这也是碑刻的劣势。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着“墨迹本”圣教序真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卷后虞集的题跋道出了此卷的来历:“圣教序者。唐太宗为三藏法师玄奘撰也。高宗临御。以一金钱购王羲之一字。命怀仁汇集成文。藏之天府。其勒石行世者。则怀仁临摹笔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思是说这件墨迹本圣教序才是当年怀仁集字流传下来的真迹,全篇1903个字,每个字都足以改写书法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书写技法来看,此卷每一个字都变化精微,较之拓本更为丰富,并且我们能够从其点画的细节处窥见其真实的用笔理路,这更是拓本所远不及之处,所以这件作品的价值不可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将此卷按照1:1比例超高清复刻出来,并且将所有内容包括题跋都做了详细注释,以便于大家临摹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