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璀璨,又有哪位诗人言辞最肉麻?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无疑是诗仙李白。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这肉麻劲,男女老少通吃,相信身边不少人对你说过。

他适合用在各种场合,尤其是毕业季对同学说。我素来坚强,不轻易掉眼泪,现在都怪你离开,哇……眼泪止不住嘛……

可是,比起李白的眼泪,柳永更有情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分别在即,情人的小手紧紧握在胸口,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那份不舍与无奈,都凝聚在这无言的凝噎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位实在是令人折服,才华横溢至极,堪称文案界的翘楚,文字表演的行家里手。

不得不服,而且还是大写的服。

然而,竟有这般痴情之人,尚未送别友人,便已深陷相思之苦。他将满腔思念融入无边春色之中,仿佛春风拂面,会带着他的思念与祝愿,一路护送友人平安归家。

这含蓄劲,不细读,实在难以体会。

《送沈子福归江东 》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沈子福具体身份不详,是王维的挚友。王维对其如此珍视,足见二人情谊之深厚,非同一般。

在王维众多离别作品,这首诗尤显不同。

送李睢阳时,也许还年轻,也许对职场还抱有高期待,他深情叮嘱:慎忽富贵勿忘我。

偶遇元二,短暂的重逢来不及喜悦,又是离别的无奈,来来来,多喝点,出关后就喝不到这么好的酒,也没有朋友同你喝酒,他举杯高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之前我们说过白居易、柳宗元的诗,是镜头,一帧一帧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而王维这首,也不逊色,它如同一个微电影,专为你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渡头,送客之地,可以理解成游船码头。

杨柳,是渡头现有的景色;古人有折杨柳送行习俗,更是烘托气氛。

天刚破晓,王维便到渡口送沈子福,二人是依依不舍,互诉衷肠,想将话语倾诉殆尽。

此情此景,就如同杨万里送林子方时,从山南走到山北,从月出走道月落,“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那个时代没有高铁,没有视频,马车太慢,上班又不能随意溜号,今日一别,再见之期难上加难。

码头上,游客如织,一批又一批游客离开。时间流逝,只剩寥寥无几行客在徘徊。

终于,沈之福鼓起勇气登上了船。

罟(gǔ古)师,也就是船夫摇着橹,船儿缓缓驶离码头。

一橹一波,都搅动人的离愁。

王维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渐行渐渐远,直到船影渐渐消失在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望着江两岸,春光荡漾,桃红柳绿。

王维沿着河岸,边跑边喊: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这是啥啊?

这春色从江南到江北,无处不在,就让我的思念如同春色,跟随着你归去。

他是在提醒沈子福:你看到这无边的春色,就如同看到我对你无尽的思念。看到无限春光,记得想我哇!

就如同,“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再看看我的绿裙子,你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绿色,就会想起我。

肉麻,真是肉麻,比李白还要肉麻。李白至少是直白说出来,这含蓄劲没得点货,还真体会不出来。

读了《送沈子福归江东 》后,别再说李白肉麻了,其实王维更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