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国黑龙江省抚远市的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地区(伯力)突发现一处辐射超标情况,当地立即进入了紧急状态,目前俄方对该地区进行了管制,相关人员正在处置。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工作人员表示:疑似核泄漏未影响到中国边境,但是请中国居民不要进入限制区域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报道该消息的是《塔斯社》,据称哈巴罗夫斯克当局报告称,他们在距离住宅楼约2.5公里的输电塔附近,检测到辐射水平升高。因为该地区距离中国抚远市不到100公里,也引起了国内民众的高度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巴罗夫斯克当局表示:“目前无人受伤或暴露于辐射中,居民健康未受威胁。”但是尚未查明到底是什么放射源引起的辐射超标。

俄媒报道时称,该辐射源距离居民楼只有2.5公里,测量数值为5.99微西弗,相较于0.01-0.07微西弗的正常值,显然超标了500多倍。而“莫斯科时报”称:“核辐射超过正常值1600倍。”

根据最新的消息,辐射源已经被找到并安全地移入特殊容器中,随后被运送到放射性废物储存设施。

当地居民称该泄漏事件已经持续了一周,早在3月28日就有一名当地男子发现了辐射异常,并报告给了俄方相关部门。俄方尚未就此事件发表正式声明,也没有表示放射源具体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界猜测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部分核废料被错误放置,二是用于探伤作业的工业放射源遗失。三是苏联时代的核废料没有清理干净。至于到底是哪一种,还有待俄方披露。

实际上,提到核泄漏,大家可能对“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三哩岛”核泄漏比较熟悉,但是对于世界第三大核灾难克什特姆核事故比较陌生。

克什特姆核事故1957年发生在苏联东部乌拉尔山脉的深处,核辐射的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不过当时的苏联对此事件秘密处理,闭口不提,因而也就没多少人知道它。当年因为是在保密基地发生的事情,所以外界知道的性别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9月29日晚,位于俄国车里雅宾斯克州克什特姆的居民们在进行日常家务时,惊奇地观察到了那道色彩斑斓的"极光",其颜色时而呈浓烈的红色,时而转为淡淡的粉色或蓝色。

这时,正是著名的马雅克核武器试验基地所在地。这道奇妙的光芒,其实源自该基地遇到了事故——一个装载了约70-80吨放射性废物的地下中子反射材料球壳突然发生爆炸,导致300立方米混凝土结构的球体严重破裂,数以吨计的废料冲天而出。这些放射性废物在气体电离的作用下放出光芒,不仅照亮了夜空,甚至连地面上也能清晰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灾难的源头在于,那个存放废物的冷却系统在燃料储存期间出现故障。原本为了控制放射性废物在衰变过程中的高温,每20个罐就配备了一组冷却系统。但由于疏忽保养,这个罐子的冷却器已经失效,没有了冷却功效。

据测算,这次爆炸的威力大致相当于70-100吨TNT炸药的爆炸效果,所释放出的能量足以将160吨重的混凝土抛向空中。同时,爆炸还产生了大量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液体和固体元素,这些元素形成了一片高达1~2公里高的放射性尘埃云。

爆炸发生后,苏联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甚至周围居民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苏联当局表示天空中的明亮光条称为“极光现象”,也并未立即采取对受影响地区群众的救援措施。直到一周后多人出现死亡后,才开始疏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因为西方媒体也担心该事件曝光后,国内民众也会反对进行核研究。所以限制了相关报道。一些媒体轻描淡写进了一些报道。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在生物学家卓斯·梅德韦杰夫的发声下,奥焦尔斯克核废料爆炸事故才为人所知。不过因为该城市是保密城市,对外报道时以“克什特姆”代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国际核事件规模衡量,灾难指数为6级,成为仅次于“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的世界第三大核泄漏事故。该事故造成27万人遭受核辐射威胁,6000人死于癌症,目前该地区核泄漏和核污染的情况依旧很严重。

而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这次“不明核辐射泄漏”现在已经查明,该放射源来自探伤仪中的铯。与所谓的核泄漏不是一个级别的,一切阴谋论都不攻自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事情,国内也曾出现过,也就是工业级别的X射线探伤仪被出售到废品站后,被错误地拆解,从而导致该地区出现辐射异常。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多地建设有监测站,其中佳木斯抚远就有站点,各位网友通过“全国空气吸收剂量率发布系统”就能查询到。根据监测结果,辐射值并未出现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注意到,不少网友开始“阴谋论”起来,说是“俄方不通报”,“与日本福岛没有差别”之类。

其实,但凡是去看看俄罗斯媒体原文报道,就能清晰知道事情的原委,我也将机器翻译结果的截图放到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消息,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网站消息:4月9日,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克拉夫丘克市长签署命令,宣布自10日起解除因发现放射性污染源(为一个工业探伤仪上的铯137胶囊,目前已被转送至专业监管机构)而在该市局地实施的紧急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方目前监测结果是,当地辐射值介于0.09-0.13微西弗/小时之间,符合正常值标准(0.26微西弗/小时以内)。

朋友们,清醒点,总感觉有点这则新闻报道的味道有点奇怪,但凡是有点物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辐射剂量与距离、放射源活度等高度相关,抛开这些因素谈辐射,并且与“核泄漏”联系在一起,确实挺唬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10m外的辐射剂量是1m处的百分之一,10公里外辐射的剂量就是1m处的亿分之一了,别说距离中方边界城市还有65公里以上,就是很近依照我们的监测系统也能发现异常,还轮不到外媒渲染恐慌。

小型放射源丢失事件哪个国家都有发生,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接触带有放射源的仪器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规程操作,同时也要储备相关辐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