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仲春时节,潍坊峡山区市民活动中心广场前,耸立一尊獬豸青铜雕塑,春风与其薄薄的绿纱相依,让铁骨铮铮融入春的诗篇。这尊獬豸雕塑的原型出土于峡山,三脚踏地,低首翘尾,锐角前突,跃跃欲冲,造型极富动态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辨曲直 识忠奸

1967年,獬豸青铜兽出土于潍坊市峡山区前凉台村东汉汉阳太守孙琮墓。这尊青铜獬豸,高30厘米,长64.5厘米,重13.1公斤。“除头顶的主角之外,它颈背部的鬃毛变化成三支尖角,两只长耳亦前刺如矛,突出了獬豸无所畏惧、集全身之力向邪恶冲刺的耿直本性。这件铜獬豸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獬豸之一,是难得的稀世珍宝,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峡山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刘炳然介绍。

獬豸作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独角神兽,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是“正义勇猛”的化身。根据古书记载,獬豸是羊、鹿、牛、犀牛的形象混合体。有考古学家分析,獬豸的造型与我国古代已灭绝的犀牛有关。尤其是犀牛耿直向前冲击的性格,与獬豸刚正耿直的寓意十分相配。史料证明,在甲骨文中,常出现殷王猎犀牛的记载,不过由于气候和捕杀的原因,最迟到西汉晚期犀牛已经绝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字义上看,獬豸与“法”“律”有着天然的缘分,先是与“法”字息息相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灋(注:‘法’的繁体字),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注:[zhì])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象形,从豸省。凡廌之属皆从廌”。值得关注的是,廌、豸、解三字同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兽也”“判,分也。从刀,半声。”清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说:“解廌兽也者,或借豸字。宣十七年《左传》:庶有廌乎。注云:廌,解也。”

古人不仅将獬豸的神奇功能解释清楚,连它吃的东西——薦草,也都记录在案。“薦,兽之所食草。从廌从草。古者神人以廌遗黄帝。帝曰:何食何处?曰:食薦,夏处水泽,冬处松柏。”这薦草,可能是薰华草。《山海经·海外东经》:“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文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

再就是与“律”字难舍难分。律的右边部分“聿”,有一种解读是执廌尾。据法律史研究专家武树臣先生考证,其证据有三:一是“聿”字以手所执之形,与甲骨文“廌”和金文“灋”字中廌的尾部均一致;二是远古社会有执兽尾而舞的习俗。如《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三是以“隶”字作佐证。《说文解字》说:“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古文经学家章炳麟在《新方言·释言》解释:“从后持尾,谓追及禽获之。”故“隶”为以手持兽尾之义。在古文字中,“隶”与“聿”通。故“聿”字古义即以手持兽尾,而执廌尾是其特殊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

让我们将目光回到獬豸身上,它作为东夷地区蚩尤部落的图腾,见证了部落两大建树:其一为造冶作兵。兵即兵器,据传是用火山喷发形成的金属锻造而成;其二为创造五刑且名之为法。蚩尤部落内部相互争斗,其影响蔓延至普通民众。对那些不遵循正道的苗民,不能仅凭教化,而是要用刑罚来治理。于是,部落权力高层内部创制了五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并将其作为法律。这些刑罚包括劓、刵、椓、黥等肉刑。

当黄帝打败蚩尤,命少昊氏统率旧部,蚩尤旧部便在山东一带居住下来。此后,在尧舜时期,延续了刑名之法精神的蚩尤旧部诞生了一位大法官——皋陶。《帝王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亦在山东。《说苑·君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大理”;《尚书·尧典》载帝舜曾任命皋陶为法官,执掌刑政:“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尚书·皋陶谟》又详载皋陶与禹的对话。《大戴礼记·五帝德》:“皋陶作士”。可见,皋陶成了历经尧、舜、禹三个时期的超级寿星。其实,皋陶不是一个人,而是廌图腾部落的后裔,因长于断讼,工于刑政而世代因袭司法职务,这在当时是极自然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氏族的融合,皋陶的形象,也忽明忽暗,逐渐模糊起来。《荀子·非相》说:“皋陶之状,色如削瓜”;《淮南子·修务》说:“皋陶马喙”;《白虎通·圣人》则说:“皋陶鸟喙,是谓至信,决狱明白,察于人情”。大约是东夷以鸟为图腾,才使皋陶的脸上生出鸟嘴来。然而,皋陶始终与廌保持着特殊的联系。《论衡·是应》说:“觟䚦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这里所说的“一角之羊”便是獬豸,它曾在最初的神明裁判中大显身手,故而成为蚩尤部落的图腾和法官的代名词。

到夏朝,统治者不仅继承了皋陶的“五刑”和刑法原则,还继承了皋陶的神权法思想。在甲骨文中,不仅有夏朝五刑(墨、劓、刖、宫、大辟)的文字,还出现了“廌”字。这应当是关于神奇的独角圣兽的最早真实记录。在一块卜骨上还同时出现了“御臣”“御众”“御廌”的字样。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指出:“御廌”即商朝“执法小吏”的名称。“廌”这个用尖刀划刻在卜骨上并不复杂的文字,凝结了多少个世纪的人们口耳相传的实实在在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义的象征

从先秦到明清,“獬豸”的形象被当作监察、审计和司法官员廉明正直、公正执法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仿照獬豸的形象制成衣冠。秦朝时,正式将“獬豸冠”赐给御史佩戴;汉朝时,廷尉、御史等都佩戴“獬豸冠”。在汉画像石中,獬豸的形象表现符合文献所记,但多以独角牛为标准形象。它低头俯身、头顶独角往前刺,背部高耸,四肢分向前后蹬立、蹄足触地或偶有一两蹄翻跃,长尾扬起,全身呈现奋力向前的动态。在汉代以及南北朝时,獬豸还有三维立体雕塑的形制,以木雕、青铜像和陶兽为代表,獬豸雕塑也作低头、独角前刺的战时状态。明清时期,补服通行,獬豸成为御史等监察系统官员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峡山地区的獬豸文化影响广泛而久远。曾在密州做过太守的苏轼在《艾子杂说》中讲了“獬豸辨好”的寓言故事。相传在齐国,齐宣王问艾子道:“听说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獬豸,你熟悉吗?”艾子答道:“尧做皇帝时,是有一种猛兽叫獬豸,饲养在宫廷里,它能分辨好坏,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艾子停了停接着说:“如果今天朝廷里还有这种猛兽的话,我想它不用再寻找别的食物了!”将獬豸的能辨是非引申到官场,以官员为审视监督的对象。

獬豸的形象一直在特定建筑中频繁出现。古建筑范畴内的獬豸,多以檐兽的形制蹲守在官式建筑上,是“五脊六兽”装饰性建筑构件组合的组成部分,其最典型者就是北京故宫。檐上神兽,除了装饰作用,均有吉祥寓意。按例,独角兽獬豸是十脊兽中的第八个。獬豸双目炯炯,能辨忠奸、断是非,象征着公平正义。尼采认为“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明清统治者将獬豸安置于官式建筑屋脊上,是希望治下司法清明、治狱公正,以此稳固朝纲。如今许多法院、法学院门口立有獬豸雕像,大厅内壁有獬豸浮雕。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推崇,究其原因,不在于其形象怪异、张牙舞爪的表面功夫,而在于作为正义的象征,给民众带来心理上无可比拟的安全感。

英勇刚正的青铜獬豸苏醒出世,千年流动的文化血脉蓄势奔涌。从古至今,生长在峡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直传承着獬豸创新求索、勇往直前、精准施为的精神。从以少胜多的潍水之战、战天斗地修建峡山水库等,到2008年以来的新区建设历程,勇往直前的獬豸文化内核,始终镌刻在峡山人的血脉中。近年来,为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峡山区选取最具历史价值、传播效果的獬豸为蓝本,找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让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形成当代表达,为改革创新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卢昱 杨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