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 07:32天津日报

向“新”而行,向“实”发力。4月9日,东丽区“牢记嘱托善作善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

东丽区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东丽区以落实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工作为目标,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部署实施存量盘活提效、招商引资提质、项目建设提速、营商环境提升四项年度攻坚行动。

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

“东丽区科技资源相对富集,当前的工作目标是把这一优势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和面向市场的产品竞争力。”该负责人介绍。

东丽区在着力打通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到技术转移转化的创新链条方面,发挥好清华高端院、苏州医工所等区内11家省部级大院大所作用,强化同京津冀高校院所对接合作,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成果。支持企业建设好运营好孵化器,完善“社会投资+企业孵化”模式,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助力更多成长潜力大、科技属性强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市场快速成长。

打造4个特色产业创新联合体,围绕中汽中心,联合国内汽车行业头部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围绕爱思达航天科技,联合京津冀和陕西西安的高校院所建设航空航天及新材料合作转化平台;围绕平高储能,联合天津大学建设储能技术研究院,为新能源开发利用和存储培养人才、研发产品、开拓市场提供一流载体;联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生物医药工程学会,成立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吸引更多先进技术和优质企业到东丽区转化发展。

同时,面向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好国知局审协天津中心作用,为企业和高校院所研发活动保驾护航。“我们成立了天津市新能源(储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今年还将运行储能、飞行器结构、医用质谱3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争取全年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95亿元。”该负责人说。

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支持企业面向市场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用好建在企业的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加强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与产业链链上企业的对接力度,助推企业进行包括产业数字化在内的技术改造。今年落实“智改数转”项目30个,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75家。

抓住产业焕新这个关键环节

存量是产业焕新的基本盘,增量是产业焕新的新动力。

在竭尽全力从存量资源中挖掘增量方面,东丽区正在实施“存量盘活提效”攻坚行动,排查出闲置载体204处、约239万平方米,其中,国有资产70万平方米。“这些存量资源将成为东丽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潜在增量,为引进新项目、培育新业态提供现实空间。”东丽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东丽区已经盘活闲置载体16.06万平方米,新增市场主体48家,创造就业岗位1027个,还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争取全年盘活国有资产28万平方米、集体厂房3万平方米、土地资源144.81万平方米,帮助企业盘活载体40万平方米。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引育增量要素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高质量。

在竭尽全力引育增量要素提升发展质量方面,今年3月份,东丽区举办了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额70亿元的45个项目落地东丽区,涵盖了新一代汽车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4条产业链,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能够达到80亿元。接下来,东丽区将继续把通过招商引资引育增量作为第一要事,尤其是围绕6条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力度,全年引进优质项目800个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

抓住深化改革这个支撑保障

在大力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面,去年,东丽区营商环境测评在全市排名第2,今年,将把审批申请事项协作不卡顿、政策靶向解读加落实、司法执法并联化作为改革重点,在帮助企业闲置资产盘活、生产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新市场开拓方面提供增值赋能服务,全力做到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

在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提速攻坚行动方面,东丽区深化帮办代办、企业保姆、工作专班服务机制,建立重点项目包联、“晾晒成绩单”、现场办公制度,让“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成为常态,全年实施108个重大项目,其中,21个项目实现新开工,33个项目实现年内投产。

发布会上,东丽区有关领域负责人还就如何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盘活国有资产具体举措、为企业提供增值赋能服务计划、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有效招法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