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 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官至刑部尚书。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有《白氏长庆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日的夜晚,诗人情思万缕,想念自己的至交好友,遂即景赋诗抒怀,清新明朗,俊逸蕴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怀旧之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又抒发了对时光飞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诗一开头,就点明了时令,立秋这个转折性的节气,延伸秋天这个思念的主题,成为了诗人感情迸发的契机。诗人在簟席上,感受着荻草竹条在夜露下透出的清凉,手持蒲葵扇轻轻地摇动着,遥望天边新月,不由得想起与友人分别已久,感到自己像孤舟一样漂泊无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诗人描述秋天的景象细腻入微,以蝉鸣声声哀鸣,反映出诗人孤独忧愁的心理活动。自从和好友分别之后,已经有好长时间都不曾相见了,今天再次听到了秋蝉的鸣叫声,不由地就会想起好朋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凉飚起,闲境入幽情。”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十分细致,以凉风习习吹起,引发对好友的无尽秋思之情。现在已经立秋了,凉风乍起感到一丝丝的清爽,好友却远在千里之外。在这个如此清闲孤寂的环境中,也是别有一番秋愁思念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诗人借助对事物的敏锐感知,以悠悠的笙乐声,表现出浓浓的秋思。移灯的时候又看到了栖息的鹤鸟,在夜灯下显得格外醒目,隔着竹联还能依稀听到悠扬的笙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诗人巧妙地把凉风乍起、秋蝉在哀鸣,夜灯下鹤鸟在栖息、竹林外又传来了悠悠的笙乐声连接起来,展现出一幅立秋时节思念好友的场景。直至到夜深独坐喝茶,不由得想起好朋友,触景生情,随手写下这几句秋诗,与好友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诗人借景抒发情感,赋诗寄托思念,表达出朋友间真挚的友情。瑟瑟秋风、落寞惆怅,可惜我所思念的朋友在千里之外的长洲城。抚今追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涌上心头,虽然两人相隔千里,但这段深厚的友谊始终没有改变,我的思念要跨越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洁,表达感情真挚,句句伤感,字字忧愁,把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