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追风者》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钨砂,围绕着钨砂矿,各方势力角逐。

最终男主角魏若来通过筹划和计策,低价将钨矿卖给了德国人,获得了宝贵的经费。

这个钨砂矿对于当时的苏区经济有多重要,为什么钨砂会卖给陈济棠、德国人呢?

陈济棠的心思

剧中多次提到的陈济棠,被人称为南天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7年,陈济棠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之后进入陆军速成学校,在这里接受了新思想,加入了同盟会。

1925年,陈济棠的军队驻守在广东,成为当地的实力派。

30年代,蒋、陈之间矛盾日益尖锐,蒋一心要削弱陈的实力,于是1930年12月,下令让陈去攻击在赣的红军,但是陈济棠不愿意,也不想被利用。

苏区正是察觉了蒋陈的矛盾,提出利用他们的矛盾来发展苏区。

陈济棠和苏区其实一直有着秘密贸易,1933年9月起,苏区开始了第五次反围剿。

苏区周围如同天罗地网,百万军队,2900个碉堡,蒋苏区团团围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军事上,南京还采取了严厉的经济手段,比如颁布了13种经济、交通封锁条例,设置了130公里的封锁区。

严厉的经济封锁,军事封锁,苏区就要被困死了。

原先粤军一直与苏区有钨砂的秘密交易,因为封锁政策,陈济棠不得不终止了交易。

苏区因为钨砂滞销,使得钨砂矿公司资金告罄,中央财政吃紧,整个苏区经济因为封锁变得举步维艰。

与粤军的协议

不久发生了一件事,暂时改变了整个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6日,十九路军的蔡廷锴,在福建发动了“福建事变”,他派出副官与苏区取得了联系,很快十九路军取代了陈济棠,成为钨砂的买主。

十九路军通过一系列协议,将苏区的钨砂矿贴上“国防物资”的封条,从福建出口,这个贸易一直延续到1934年1月,十九路军被剿灭。

出口交易让苏区缓了一口气,没有倒在经济封锁下。

1934年10月,陈济棠和红军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协议,包括停战、通商、借道等多条措施。

所有这些为了保密,并没有落在纸上,都是为了双方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区被封锁,物资十分紧张,有什么生意可做?

那陈济棠看中了苏区的什么?

陈济棠可不傻,他看中了苏区的钨矿。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只要掌握了钨砂矿,他就可以一直做出口生意,作为苏区的渠道,做进出口生意。

粤军也因为钨砂矿生意,抢了南京方面的生意。

电视剧中,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代表汉斯,和沈图南谈判,采购钨砂的生意。苏区派出雷鸣,也来谈钨砂,最终德国人选择了陈济棠的渠道,采购苏区的钨砂。

钨砂矿

钨是一种稀有金属,可制成钨丝,用于灯泡,军事器械制作。世界上最大的钨矿就在赣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初,外国人在赣南控制钨砂矿。主要通过两家公司,一家叫华记公司,另一家叫广巨安公司,大肆掠夺中国人的钨矿,将它们出口到国外。

红军来到赣南后,外国人逃走了,红军接手了他们的矿山,成立成立了“中华钨矿公司”。

红军接手后钨砂的产量,超过之前产量的4倍,靠着钨砂贸易,发展根据地建设。

《西行漫记》中曾这样描写“1933年,苏区对外出口贸易超过1200万元,……”

陈济棠的粤军,从苏区买走了大约8000吨钨矿,金额高达600万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区正是有了这些钱养活了军队,开展了根据地建设。

钨砂矿贸易一直持续,中德之间在抗战爆发后也没有停止,甚至交易量更大,因为德国有众多的军事企业,他们的需求量一直在增长。

一直到了1939年8月,二战爆发前夕,才完全停顿。

感谢《追风者》让我们重新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