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问题面前,谁也不是天然的权威;在挑战面前,自己就是思想的主人。

本报讯(记者 冯永亮)湖北省宜昌市刘老师日前致信本报,对工作7年来的执教之路产生了困惑,感觉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忙、越走越盲、越走越茫。

原信不长,摘发如下:

作为一名入行已满七年的青年教师,按理说,我的专业成长道路本应步入正轨,找到了做教师的感觉。但事实是,我的日常工作只能用三个“mang”来概括:忙碌、盲目、茫然。

回想起教师入职宣誓的那一刻,我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充满了无限美好的遐想——终日被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簇拥着,读读书,写写字,领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然而,如今的我,每天一睁开眼,就会被工作填满,从学生早操管理、三餐督导,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处理班级各种事务,再到参加各类研讨活动、培训会议,以及写计划总结、填表交材料等,这些琐碎繁忙的事务如鞭子一般,无时不把我“抽打”得像一只永不停息的陀螺,旋转在小小的校园之中。

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头啊?!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中提到:“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我身边的专家也常对我说:“阅读和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双翼。”我深知,阅读和写作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为此购买了很多教育类书籍,还订阅了教育类专业报刊。然而,在如此忙碌的状态下,我发现自己很难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静下心来品读它们。一学期过去了,我连一本杂志都没有好好翻完过,更别提读一本书了。

更令我焦虑的是,教育行业的飞速变化使我越来越茫然无措。新课程标准颁布,新教材、新教学方法、新评价体系更是滚滚而来。这可如何是好?!作为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我一心想要提升教学质量站稳教学制高点,所以只要有教科研活动,我都会积极争取去现场观摩学习。即使由于课程太多,实在无法亲临现场,我也会尽力找时间观看重播。然而,现实却狠狠地给了我一巴掌,尽管我已经如此努力学习了,但仍感觉收效甚微,“听的时候怦然心动,回到课堂却按兵不动”。

我到底在做什么?看着笔记本上那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看着手机相册里那满满当当的听课PPT,我常常陷入迷茫的沉思中:我如此盲目地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只为能跟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教育时代,不断自我更新迭代,难道我做错了吗?

还记得刚入职那几年,领导总会在大会小会鼓励我们:年轻老师要好好干,一定能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骨干,十年晋升专家。然而,七年过去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站稳了讲台,但我确定的是,我既没有评上骨干,也离专家还有很远的距离。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一直在努力,却依然感到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忙,越走越盲,越走越茫……

一个力求进步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如此之难呢?亲爱的青年教育同人们,你们是否和我一样,陷入了三“mang”的困境?尊敬的专家学者们,你们能为我这样的三“mang”教师支支招吗?

据了解,在学校同事眼里,刘老师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工作短短七年时间就在教学质量和教科研业绩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甚至被指导教师认为是团队公认的“成长之星”。

刘老师信中反映的情况和她内心的困惑,估计在全国不少地方学校、不少青年教师心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为此,本报特邀请江苏省镇江市教师发展学院原院长徐明、河南省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教师李迪、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初级中学教师张家海等三位正高级教师,从不同角度回答刘老师的疑问。

远离焦虑,做自己的英雄

| 徐 明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镇江市教师发展学院原院长,江苏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

刘老师的来信直指当前青年教师“工作忙碌、发展盲目、内心茫然”的现实处境及内心纠葛,一下子让我产生共鸣。其实,何止是一个刘老师,何止是青年教师,即使是我这样已经进入职业生涯后期的“60后”,也有感同身受的认同。

假如刘老师在我们这里,假如我们的青年教师对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办?

找一些成功学理论,灌输一些心灵鸡汤?来一场愤世嫉俗的吐槽,引发一阵过嘴瘾的共鸣?绞尽脑汁想“创新”妙术,给一剂药到病除的良方?在我看来,所有问题本质上大多是“心”的问题,所有看问题的层次本质上大多是“思维”层次。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走进教师的内心,打开别样的思维之窗?我想先讲几个故事。

| 那些“失踪”的人去哪里了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落。有些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自我“放逐”,仿佛一下子失踪了。但有些人,他们的“失踪”却是主动为之,只为默默干成那些别人不看好的事。

我有一位教初中物理的朋友王老师,平时不善交际,各种荣誉表彰、先进称号几乎与他绝缘,可他却埋头干了一件事——着力打通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大学物理的逻辑通道,再站在更高层面将更简洁、更开阔、更生活化的物理学习“反哺”给初中学生,这可比现在课程标准强调的结构化、项目化学习提前了10多年,当然大受学生欢迎,甚至不少高中学校、大学也请王老师去讲课、指导学科教研

还有一位小学邵老师,班上有一位有“失语”现象的“星星的孩子”,每天嘴里蹦出来的字词不会超过10个。面对这种情况,邵老师没有简单停留在表层的关爱上,而是每天默默自学相关科学知识,真切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两年后,孩子终于开口讲话了,邵老师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以上两位老师的故事,在一些人看来也许摆不上台面,可对于我而言却是治愈良方。说一千道一万,所有的挑战都不过是序曲——你只管一头扎在泥土里,默默耕耘,一定会长出自己的“庄稼”。

| 什么鲤鱼最终跳过了“龙门”

“鱼跃龙门,过而为龙”毕竟是少数,究竟是哪些鲤鱼跳过了龙门,又是怎么跳过的?一名成功实现人生逆袭的人士曾言:“别的鲤鱼跳龙门只要500年,而我这条鲤鱼却需要900年。”这其中包含了多少难与人言的困顿、艰辛与挫折,那些获得成功的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前不久,我们举办了一场“特殊学生关爱行动”专题论坛,邀请的对象既不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更不是特级、正高级教师,而是4位一直扎根一线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

李腊华老师用了5个月时间,从分析孩子父母的朋友圈、改变孩子的穿衣和早餐入手,将一名被许多幼儿园拒绝、有暴力倾向的转学幼儿转变为受到大家欢迎的“小开心果”;耿咏老师用了1年时间,将一名随时随地发脾气、“耍无赖”的五年级男生转变为班里的“小艺术家”;葛晓莹老师用了6年的坚持,将一名自闭症儿童培养成学校的数学“小明星”;匡明霞老师连续10年跟踪一名已经上高中的手臂有残疾的孩子,致力于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当我们看到10年前这个孩子在幼儿园一只手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物的视频时,所有人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更陷入了一种深切的感动……

在做总结时,我讲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并直言这些老师虽然很普通,但是他们的创造却一点也不普通,他们的坚持更加不平凡。他们是真正跳过“龙门”的最美“鲤鱼”,而支撑他们跳跃的是4个方面的力量:发自心底的善良、坚持到底的执着、别开生面的创造和登高远望的胸襟。

| 如何改变一个人乱扔垃圾的习惯

有一个很普通也很尖锐的问题:如何改变一个已经习惯于不知不觉中乱扔垃圾的人?按照常规办法,无非是加强教育和加大处罚力度。可是,教育和处罚可以起教导、震慑作用于一时,却难以保证发挥作用于持久,可能还会引发反向效果,教育越频繁、处罚越严厉,逆反心理往往也越严重。

面临这样的尴尬与窘境,提醒人们既要跳出思维框架,又要从打动人心、触动人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真有一个英国科学家小组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得出结论:之所以有人难以改变乱扔垃圾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垃圾桶不够有吸引力。我读到这个结论时,不自觉地会心一笑,还有某种豁然开朗的透亮:大道至简。在许多学校,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些“神奇”教师,他们不一定完美,也不一定有名,可是他们有一种魔力,让学生愿意跟着他们共同走过成长岁月,共同烙印青春记忆。其实,哪里是他们拥有天然“神力”,只是他们总是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只更有吸引力的“垃圾桶”。

明明要写一封回信,却讲了几个故事;明明要聚焦三“mang”,却在“顾左右而言他”。但在心底,我已经想好要与刘老师分享的答案:在问题面前,谁也不是天然的权威;在挑战面前,自己就是思想的主人。

时光流转,生活流变,三“mang”既不是一个偶发现象,也不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片段,它很可能就是职业生涯的常态,很可能会贯穿生命的始终。对此,没有灵丹妙药,也别指望有一个盖世“大英雄”能来拯救。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只能是从那些“失踪”了的人、那些跳了龙门的“鲤鱼”、那些有魅力的“垃圾桶”那里,接受启迪,汲取营养,然后投身时间的海,做自己的英雄。

最后,分享伴我度过人生困境的三句话——

不要把时间不够、金钱不够说出口,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内推进事物的前进,是自己的责任;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却待他如初恋。

与君共勉。

用七个微行动应对“七年之痒”

| 张家海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初级中学教师

对刘老师信中所说的三“mang”问题,作为基层学校教师,我深有同感。作为同行,我不妨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你分享,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

1995年8月,我踏入了这所学校的大门,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但也收获了成长与荣誉。靠的是什么?在坚持中的享受,在享受中的坚持。具体来说,就是七个“不停”的微行动。

不停地观察,是教师成长的第一步。教育如同一门精妙的观察艺术,要求我们具备教育学眼光,需要我们用心探寻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真正俯下身子,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才能发现教育的无限可能,才能找到最贴合孩子心灵的教育方式。观察,不仅是了解孩子的基础,更是教育创新的源泉。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才能在教育之路上笃定前行,不再迷茫。

不停地感悟,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是对独特个体的独特关注,需要我们持续思考和感悟。感悟,让我们能够突破经验的桎梏,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感悟,让我们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感悟,更让我们能够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不停地读书,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书籍是我们获取新知、开阔视野的重要媒介。作为“教书人”,我们理应做“读书人”,珍惜每一本好书,用心去阅读、品味和领悟。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读书可以丰富文化底蕴,改变教育教学的话语体系,以博学多才赢得学生的深情厚爱;读书可以让我们汲取前人的智慧,为教育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不停地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优秀教师是“做”出来的,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讲,所谓“做”是指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实现“育人”与“育分”的有机结合,真正理解教书育人的真谛。实践,让我们在“要成绩”和“要成长”中摸索前行,在“二元对立”挑战中成长;实践,更让我们在享受教育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不停地写作,是教师成长的见证。写作既是一种思想表达,也是一种思考方式,更是成长历程的重要记录。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教育实践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形成宝贵的经验;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思考的成果转化为文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智慧和见解;通过写作,我们还可以不断反思自己,持续提升自己。

不停地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对于教师而言,如同镜子般映照出教学的真实模样。每次结束教学,教师都应静下心来,仔细回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成功的教学案例可以提炼出宝贵的经验,而不足之处则可以成为今后改进的方向。反思,让教师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调整育人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反思过程,无疑是教师成长的强大推动力。

不停地总结,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步。通过总结,教师可以将日常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和心得汇聚成系统的教育智慧。模糊的教育理念,可以在总结中逐渐清晰;肤浅的教育认识,可以在总结中变得深刻。这样的总结,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更会为教育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总结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既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也是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

七个微行动,不仅是教师成长的七个步骤,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七个微行动,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了教师成长的完整链条。只要我们平时作出微小努力,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和创新,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探寻出专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当然,教师成长的过程并非一片坦途,肯定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七年之痒”只是成长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瓶颈”,教师成长宛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必然会有无数个“七年之痒”,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我们不能因偶遇荆棘而退缩,也不能因一时的成就而自鸣得意。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成长不应掺杂功利性,不应只为让自身更加光鲜亮丽,要时刻想着如何让学生的未来清晰明朗。教师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倘若我们自己都前路迷茫,那学生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不忘“初心” 修“主一”之功

| 李 迪

正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教师

看到刘老师的来信,我首先想到的是《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所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老百姓之所以难以管理,是由于管理者政令繁苛,过于喜欢有所作为……教师成长之所以忙碌、盲目、迷茫,是由于各个部门检查名目繁多,最终全部落到教师头上,让教师疲于应付,没有时间真正陪伴学生成长,也体验不到专业成长的愉悦,于是越来越“mang”。

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太行山区的一名普通教师,当时收入少、社会地位低,六天工作制一周只能回家一次……记忆里,他不但每天挑灯夜战备课、批改作业、研究教法,还会在夏季小河涨水后,亲自把学生一个个背过河。没有人要求他必须这样做,但他干得兴致勃勃,因为他是自主的,没有人来考核他、评判他,说明他是被信任的,事实证明他又是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所以他很幸福。

为什么我的父亲会觉得当老师很幸福?因为:自主+胜任=幸福。

一个教师满怀憧憬走向讲台,只要他真心热爱教学,自然会主动参加各种培训,备课、听课、反思、写计划……水到渠成。然而,一旦由“我要干”转为“要我干”,被放到了“不被信任”的弱势位置,马上就会激起逆反心和疲惫感。

让一线教师倍感疲惫的从来不是本职工作,即使没有人要求,没有人检查,只要这个老师足够热爱他所从事的工作,都会主动去做。然而,当工作成为高高在上的命令、名目繁多的要求、评判教师的依据,还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按照特定方式去做时……教师便会陷入三“mang”了。

其中滋味,与坐自行车后座的感觉差不多。如果两个人出行,却只有一辆自行车,就需要一个人在前面骑车,另一个人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那么,是骑自行车的人辛苦,还是坐自行车的人辛苦?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后者辛苦。因为坐自行车的人虽然不必出力,却太不自主了。

其实,教师的“mang”,是“心亡”,是“目亡”,与坐自行车后座的不自主一个道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有两个建议。

首先,各级部门尽量不要干涉教师的教学。请相信每个教师都愿意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现在获得知识的渠道何其多,我们更愿意“骑自行车”。哪怕是为了引导教师积极工作和成长,也不能有过多干涉。如果上级部门评优评先条条框框太多,评出来的优秀、先进如盆景,美则美矣,却少了生命力。莫不如给教师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让大树成为大树,让荷花成为荷花。

其次,教师当不忘“初心”,修“主一”之功。《传习录》里,陆澄问阳明先生:“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天理,即“天之道”,也是做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遵从的大道。我们时时刻刻走在陪伴学生成长的“大道”上,就是“主一”。而为了参加各种大赛专心致志备赛,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心一意严格要求学生……都属于“逐物”。“逐物”会让人忘记“初心”,舍本逐末。因此,我们看到有人为了参赛获奖而弄虚作假,甚至封闭在宾馆里两个月不给学生上课,只是为了一个好名次;有人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等。

如果我们不忘初心,修“主一”之功,自然会做学生早操管理、三餐督导、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处理班级各种事务……如此,学生成绩肯定不会太差,教师参加竞赛也能拿到好成绩。这便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知止”,可以理解为知道了自己的“初心”。如此,身边的琐碎小事便不可能影响到我们,因为我们的心是宁静的。在安宁的心境里高效率做事,便可以有周全的考虑;有了周全的考虑,便可以有所收获。

“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工作中的风雨和挫折,层出不穷的考核和检查……我们无处可避,干脆就顺应。我们选择不退缩,为了守护每一份责任而努力。

如此不忘初心,修“主一”之功,工作7年便可熟知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上级部门可能要求填写的表格、检查的内容等各项要求。只要我们放下抱怨和逆反,提前做好准备,便不是被动坐自行车,而是主动骑着自行车顺风而下,顺势作为。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别忘了【转发朋友圈】

《中国教师报》

本期还有哪些精彩内容?

▼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