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李静 贺倩 记者 梁永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月8日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中心小学4-6年级学生走进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走进关中民俗院 寻找明清诗书画”研学之旅。身临其境中感悟明清历史文化特点,现场体验关中民俗风情。

研学出发前学校精心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并通过专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出行安全、纪律、文明教育,确保此次研学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一、整装待发

早上8点整,明媚的阳光都不及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有序乘坐大巴车。一路上孩子们既激动又兴奋,一路高歌,一路欢笑,很快就来到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营仪式

进入园区,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便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品字形”门楼——赵家门楼,其上内涵丰富,栩栩如生的雕饰,引得同学们啧啧称赞,大家在这里举行了开营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石雕

进入门内,绕过影壁,学生们便进入了拴马桩石雕展厅,迎面即是数百座雕工精美,姿态各异,形神兼备的拴马桩石柱,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访民居

明清古建筑,多处宅院都是从陕西各地原砖原瓦的迁移过来,斗拱、画梁、砖雕、藻井多处都让学生们耳目一新,徜徉其中,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宅院中,导游带领学生们寻找明清民居楹联、诗文,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良田有种图堪味,书德是福心无尘”,“ 勤俭传家积乃祖绪,诗书启后贻厥孙谋”,一幅幅楹联不仅是宅邸主人对自己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和勉励,更是对前来研学学子的一场心灵的洗礼。

观古庙

参观了稷王庙,了解农耕始祖、农耕文化,拜稷王、孔子、老子,欣赏孔子老子教学砖雕。导游讲解了农耕始祖后稷的故事,孩子能对农耕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制作

同学们欣赏了壁画、石雕、砖雕、木雕等,体验了拓片,动手的乐趣,在动手制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知民族智慧的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非遗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陕西省华阴县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汉族皮影戏曲剧种。在梨园大舞台上,老艺人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听一段老腔表演后,与老艺人互动学习交流,并在现场表演乐器,让学生深刻明白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研学,同学们实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得有情境,学得有诗情,生动形象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了学生探究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为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