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蓝海焊将”刘海林:“匠心”雕琢“报国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通讯员 苏衍福

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里,6台焊接机器人开始“上岗”,它们的精准度能达到了十分之一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这些机器人的研发者就是刘海林。工作这些年,他用焊枪当“画笔”,用钢板作“画纸”,创造出一个个技艺精湛的“艺术品”。

刘海林,现任“全国能源化学系统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海洋石油行业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刘海林技能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他从1998年开始从事焊接工作,工作中他冲锋在先、奉献在前、勇于担当。先后参与了荔湾3-1、亚马尔、流花16-2、“深海一号”、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等5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攻克了S690高强钢焊接、双金属复合材料焊接、超深水海底管线焊接等20多项技术难题,完成了50多项焊接技术革新,解决焊接技术问题近100项。刘海林扎根焊接一线26年,用一颗匠心和手中不起眼的焊枪,焊出屹立在海上的钢铁浮城,也焊出了我国蜿蜒密布的海底油龙。2023年,他的奋斗故事登上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榜样》栏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强不息,做勇争第一的工匠人

电焊是个技术活,想要焊出一道完美的焊缝,有时需要手臂20000多次的精确摆动,每次幅度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刚入职那会儿,看到师傅们焊出的漂亮焊道,刘海林暗暗对自己发誓,一定要超越前人、干到最好!为了提升焊接稳定性和精确度,刘海林每晚都在胳膊上吊上板砖练习手腕耐力和稳定性,从一块砖增加到两块砖,从半小时延长到一小时,再到两小时。魔鬼式训练让刘海林的胳膊肿得有碗口粗,痛得连筷子都拿不稳。几个月下来,刘海林的臂力越来越强,持枪越来越稳,焊接质量也越来越过硬。就是凭着这种专注和热爱,刘海林练出了扎实的基本功。

电焊还是个苦差事。夏天钢管里的温度高达六七十度,从管子里出来,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工鞋里都能倒出水来。冬天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冻僵的双手几乎握不住焊枪。从直径不到半米的钢管到20多层楼高的导管架,从雄伟庞大的LNG储罐到风急浪高的海上平台,都是电焊工人的主战场。

在2004年底秦皇岛32-6项目施工中,气温零下12度,刘海林要脸贴地匍匐着来焊接距离地面只有5厘米的焊缝,还要钻进直径只有50厘米的钢管里进行焊接。管子里光线暗,焊缝又隐蔽,刘海林只能凭借镜子里的影像和感觉进行焊接。保持同一个姿势连续焊了3个多小时,全身都冻麻了,最后是同事们把刘海林从管子里硬拖出来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凭着苦干实干的韧劲,刘海林一焊就是一天,一焊就是20多年。靠着不服输的劲头,凭着精湛的技艺,刘海林在首届“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上一举夺魁,获得手工电弧焊冠军,在国际赛场上展现了中国焊工的风采。

作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如何解决国外焊接技术及焊接材料的“卡脖子”难题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刘海林一直奔波在“国产化”的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他带领技术团队开发出国产化全自动焊12寸管的焊接工艺,为国产化海底管线全自动焊接设备在公司的全面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他参与国产化焊材工艺开发,为逐步实现“焊材国产化”的发展目标越来越近。

时代在变迁,技术在发展,一些新兴焊接技术迈进工业生产的大门,让刘海林有了更潮的技术攻关方向。随着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设投产,尤其是机器人焊接领域的技术迭代,数字化潮流对传统焊接有很大影响。他决定把焊接机器人作为新的“徒弟”去培养。

为了“吃透”机器人焊接操作技术,加快机器人焊接领域技术在公司普及,他自学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机器人操作编程,同时还积极把握机会,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与各机器人焊接厂家及企业开展调研学习、交流经验。并且抓住机器人焊接大赛契机,带领团队参战“海河工匠杯”焊接机器人大赛,以达到“以练促学、以学促行”的目的,进一步实现了机器人焊接领域技术的突破和“以点促面”的提升智能化人才建设,逐步实现由大国工匠转化为数字工匠。

勇挑重担,巧手铸就“能源动脉”

精湛高超的焊接技能、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80后的刘海林在众多的“海油焊将”中脱颖而出,他身上这些优秀的品质,也让他在多个国内外重点工程中崭露头角,迅速成长为攻坚克难的“技能先锋”。

2017年,在文昌19-1N/8-3E项目中,他和团队完成了刘海林国首条双金属复合材质的海底管线,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封锁与垄断。2018年,他带领团队在卡塔尔NFA海管项目中,以99.8%的一次焊接合格率,完成了大管径、大壁厚双金属复合海底管线这一“挑战不可能”的焊接任务。

既然有巧手,就要更加担当。刘海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9年他连续6个月奋战在深水海管铺设第一线,黑白颠倒轮流转,有时一晚上只能睡2个小时。由于高强度连续作业,过度疲劳、焦虑紧张、持续熬夜,左耳出现了暂时性耳聋,但为了和台风抢时间,保证项目进度,他不顾医生和队友们轮番劝说,依然坚守海上一线,直到项目完工才返回陆地就医,一直到现在,他仍然听不见高频声音。

2020年,他带领施工团队采用金属冷过渡焊接工艺施工,成功完成我国首条1500米超深水钢悬链线立管的焊接,为“深海一号”大气田按期投产提供了保障。

26年来,刘海林参与铺设的海底管线长达上千公里,在祖国广袤的“蓝色国土”上,铸起了一道巍峨的“水下长城”,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动脉”。

甘为人梯,愿做能源报国“一根焊条”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刘海林作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并先后传技带徒90余人次,指导40人获评技师和高级技师,3人获评中国海油所属单位技能专家。同时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参与40余项科研课题,完成技改技革、技术攻关和解决生产难题等近百项,工作室累计为企业降本9000余万元。由于业绩突出,工作室获评“全国能源化学系统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天津市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并于2023年获评海洋石油行业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多年以来,他主讲授课近百场,培训焊工2000余人次。他的言传身教具有高度的精神感召力,给从事海洋工程行业“苦差事”的焊工们,注入了一抹群体振奋的励志色彩,让无数焊工乐于在焊接中“百炼成钢”。他指导的徒弟和选手参与国内外焊接技能大赛16次,有13人次获得冠军。

刘海林也相继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专家,一步一个脚印,用小小焊枪支撑起了海洋石油工业的钢铁丰碑,将青春岁月融入到海洋石油增储上产、开发建设的时代洪流中,也将奋斗之歌谱写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恢宏旋律里。

随着机器人焊接的技术迭代,很多人电焊工担心要被机器人替代。刘海林却说:“机器人的焊接思路是人赋予的,焊接机器人就是我的新徒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