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还有人卖吗,还有人吃吗......

自2024年3.15晚会曝光了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等乱象。一夜之间,这个曾经火遍全国的网红小吃就上了消费者的黑名单。虽然这期间“淀粉肠”的口碑也经历一些反转,但整体销量较之过去已是大幅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距3.15曝光了“淀粉肠事件”已过去近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每日桂林编辑部通过探访桂林部分中小学、商圈发现。现阶段桂林的淀粉肠售卖情况与过去有极大的落差

桂林商圈的淀粉肠

针对淀粉肠在桂林各大商圈现阶段的售卖情况,每日桂林编辑部走访了桂林市区多个知名商圈。在探访后发现,现阶段淀粉肠在桂林市的销量相较过去有了很大差距。

在3月31日下午18时许,每日桂林编辑部在文化宫看到,原本长期在文化宫解放东路一侧摆摊售卖淀粉肠的商贩并未出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上述情况,编辑部人员在此又等待了约1个小时。当天傍晚19时许,也并未见到该商贩出摊。

针对上述情况,编辑部询问了旁边的商家,商家表示“那个人没来这里摆摊有一个多礼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编辑部询问商家那位商贩停止出摊是否是在淀粉肠出事后,商家表示“具体情况不清楚,但好像听到那天那个人讲了一句,——难搞了,这么多肠子浪子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述摊位,编辑部在走访文化宫其他商铺时发现,原本售卖炸串的商家现阶段的货架上已没有了淀粉肠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编辑部到一处商铺询问商家是否还有淀粉肠售卖时,得到的回应是“哪个现在还卖它,都没人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编辑部来到了桂林正阳步行街“正宗油炸王”发现,此处倒是有一些香肠在售卖。但通过询问后获悉,虽然它们售卖的是肉肠,但自从淀粉肠出事后,香肠类的炸物售卖也遭到了一定影响。“现在吃香肠的人很少了”,一位营业员如是说。

桂林部分学校淀粉肠售卖情况

除商圈外,每日桂林编辑部还探访了桂林市部分学校门口摊位。据悉,现阶段市区部分学校虽然仍有一些商贩在售卖淀粉肠,但销量已大不如前,有的专门售卖淀粉肠的摊位甚至无人问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8日下午,每日互动编辑部来到桂林市中山中学(九中)周边餐饮店看到,很多原本出售炸串的商家现阶段已经不再售卖淀粉肠或香肠类相关炸物

在这家名为“胡记炸炸炸”的炸串店中,编辑部通过与商家的交流后获悉,自从3.15曝光了“淀粉肠”问题后,“这淀粉肠根本就卖不克了,哪怕我们将这是鸡肉肠,不是淀粉肠,但人家根本就不信,看都不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4月9日傍晚,编辑部来到桂林市第五中学探访时发现,虽然此时正值放学,来到校门口购买食物的学生很多,但在一处专门售卖淀粉肠的摊位面前却空无一人

为印证这一情况的非偶然性,编辑部从傍晚17时10分开始在此地展开观察直到19时,在此期间,没有学生或其他路人在淀粉肠摊位前询问或购买。

在此期间,编辑部随机采访了一位家长对现阶段淀粉肠的看法,对方表示”现在哪个还吃它呀?哪天吃出点问题浪子死都不晓得

“死去活来”的淀粉肠

自2024年3.15晚会对“淀粉肠”进行曝光后,淀粉肠在社会的口碑迎来了暴跌,不少消费者一夜之间“谈肠色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之后几天,“淀粉肠”的口碑又迎来大反转。有科普文章解释,鸡骨泥本身无害,但生产过程需保证卫生安全。“不要一杆子打死所有淀粉肠”的声音渐多,部分淀粉肠品牌迎来销量环比上涨超500%。

对此,“凤凰网美食”官博更是表示,“淀粉肠”就是为了规避“火腿肠”的标准而出现的产品名称,它不叫“火腿肠”,也就不需要执行火腿肠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不管是用猪肉牛肉还是鸡肉鸭肉鱼肉,甚至一部分植物蛋白,都是被允许的。只要在配料表如实标准,就不违规。所以,“淀粉肠”可以看做是火腿肠的一种低价格、低营养的替代品。”

淀粉肠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面对现阶段“淀粉肠”在社会上的风评,官方也呼吁大家理性看待相应事件。因为并非社会上所有的“淀粉肠”厂商在生产时都使用“骨泥”作为原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18日,新京报就刊载了一篇题为《尽快为淀粉肠定规立矩,避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评论文章。

它指出,淀粉肠的塌房,作为销售终端的小摊贩,抗风险能力是最弱的,而从上下游分工来说,无法把握上游原材料质量的小摊贩也是相对“无辜”的,却最先成为了受冲击最大的人群。这多少让人有些感慨,但这也客观体现了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但目前淀粉肠并无明确检测标准,人们难以确定哪个产品是有问题的。那么,在恐慌情绪蔓延下,“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就有可能发生。

考虑到淀粉肠如今已经是一个覆盖面巨大的小食品行业,其上下游牵涉人群广泛,治理的关键,是要通过一系列标准和常态化监管,让行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有益于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远看,则要尽快明确淀粉肠标准,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堵住不良商家自行其是的空间,进而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针对现阶段社会舆论对“淀粉肠”多角度评判,人民日报评论也在3月2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塌房”又“洗白”?你还愿意给它机会吗?》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文指出,淀粉肠也好,辣条也罢,惹人喜爱的点无非有二:一是廉价易得,口感愉悦;二是自带回忆滤镜。

但国民小吃也不能只活在童年滤镜里。更安全、更卫生,甚至更高阶要求的更创新,才能让他们在圈粉的路上行稳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淀粉肠的讨论,曾起草制定火腿肠“国标”的全国肉禽蛋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也表示将“开会研究”。这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我们的关注或许能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小食品行业,类目繁多、受众甚广,一头关乎舌尖安全,一头连着就业民生。防止国民小吃频频塌房,有赖于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毕竟,小食品的财气,靠口味的人气,更靠质量的底气。

这一场“淀粉肠”风波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每日桂林编辑部了解到,很多家长现在都不放心自己的小孩放学去买淀粉肠吃。一些不良商家的行为不仅伤了消费者的心,更让那些遵纪守法的淀粉肠商家无辜躺枪。至于这个行业何去何从,还是那句话,自我监督+外部监管,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重拾口碑,重拾消费者信心!关于“淀粉肠”问题你怎么看?现在你还敢吃吗?国家、业界出台什么信息或者政策才会让你再去买?请大家转发这条新闻后评论区聊聊,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内容来源:每日桂林互动、凤凰网、新京报、人民日报评论

▍图片来源:见标注(其余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必被LQ的人字拖




支持我们

就请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