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马小亮正在单位上班,接到老爸打来的电话,原来是早就传的沸沸扬扬的老家开始拆迁了,听到这个消息,马小亮心里总算一块大石头落了地,立马把这个拆迁的消息告诉了赵翠。赵翠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开心,毕竟对马小亮的老家,赵翠一直不大愿意住,并不是嫌弃地方不好,而是觉得有些脏乱。对此马小亮也颇为无奈,这是多年以来自己家存在的唯一问题。

马小亮老家的房子是在1998年盖的,当时也是老家征地,当时新密县城一套房子也就四万左右,马小亮的父亲并没有在县城买房子,而是在老家盖了这一处两层小楼,还是个独家小院。说起这个老家,马小亮倒是很有感觉,当初盖房子的时候,马小亮还在读初中,当时也是村里第二个盖起小洋楼的家。等到考大学的时候,马小亮想申请助学贷款,到了村一级就被拒绝了,理由是老家房子怎么看都不够困难。大学时,有一次两个大学女生来到管州转火车,就在马小亮老家住了一晚,当时马小亮还有些觉得家里简陋,老妈把家里收拾了一遍,地拖了一遍又一遍,这也是大学四年唯一一次有同学来借宿,还是两个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之后,前任每次来老家都是只停留一会,从不过夜!对此马小亮颇为无可奈何,年年花开花落,院子里的杏树一次次结满果实,就连满墙壁的爬山虎也是一岁一枯荣,每次回到老家,马小亮都有小时候的感觉,仿佛幼小岁月皆在眼前。知道老家要拆迁,赵翠陪马小亮回到老家,雨水沿着墙壁不断落下,形成一个一个小瀑布,过去如此,今天如是,未来已不可寻。在老家一楼的一个抽屉里,放满了不少高中时的信札,赵翠打算拿起,马小亮连忙夺去,赵翠踢了马小亮一脚:“哎呦,不会是高中时给哪个小情人写的吧!”马小亮大囧,不过赵翠说了一句:“不看!”在抽屉里竟然有几张纸片,打开一看,上面竟然是大学时的通讯录,其中有一张上面写着两个名字:“赵翠,李一”,上面有电话和手机号,别无它物。

赵翠第一次见到,不由说道:“这你还保存着,都过去20年了!”纸片上的字迹歪歪扭扭,一看就是马小亮的笔迹,马小亮也想不起何时放在这里的,不过今日再见自然小心翼翼放了起来,然后放入钱包中,这可是两人当初初见时的见证,如今20年光阴已过,如今见物思人,或许再过20年,纸片依然保存如故,所谓故剑情深,其实故纸也可以情深。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回不去的故乡,而故乡就是老家,老家则是具体的,而故乡永远都是乡愁的一种。看着老家即将被彻底推平,沦为残砖碎瓦,颇为心痛,不过却也无可奈何,时代的巨轮总是碾压一切的,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停留脚步。拆迁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是一定的,即使是按统一的标准去赔偿,依然有不满意的。马小亮其实一直期盼老家拆迁,毕竟从农村小院到社区,无论从环境还是生活品质都是巨大的提升,不过真正到了拆迁的时刻,方才发现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或者说是在看起来平静的表面,下面却是各种暗潮涌动。

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马小亮老家是两层,另外占地面积特别大,因此按照村里的拆迁规则显得比较亏,比如一层都是按710一平,另外每户按照500平予以补偿,不过要是购买村里的回迁房,那就是按照2200一平购买,而附近的新农村社区行情价也就是1700左右。面对这样的情况,马小亮的父亲则是等待村里来主动谈,但是马小亮则试图寻找关系,毕竟到了村里,或者是县城,都是人情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人情社会,简单的说就是熟人好办事,很多时候都是靠关系来办事,对于常年在省会的马小亮来说,自然懂得这一些,从事媒体行业多年的马小亮,经常帮老家村里和镇里进行宣传,在燕京时报发的文章偶尔也会在村里或者镇里转发,不过到了老家拆迁的时刻,自然想着找找关系,看看能不能多赔点,至少不吃亏。对此赵翠不屑一顾,觉得马小亮纯属没事找事,另外既然有拆迁标准,那就按统一标准来咯!

不过很快现实就让赵翠有被打脸的感觉,所谓统一的标准根本没有,而且是真的没有,甚至就是一家一家去谈,也就是出现了村里有一家只是有了地基,上面连封顶都没有,就这就赔了35万!看到村里一家一家都在拆迁,马小亮有些不淡定,而马小亮老爸和赵翠都是特别淡然,和马小亮四处打听消息不同,人家两个都是不闻不问,就等着村里来上门来谈。在马小亮的坚持下,马小亮老爸给表姐打了电话,表姐是临镇初中的校长,表姐夫是县城某局的局长。得知马小亮老家要拆迁的消息,恰好老家村支书亲弟弟的儿子在表姐所在的学校上学,于是表姐给村支书弟弟打了电话,自然口头上说的很好听。马小亮也不放心,通过媒体关系找到了副站长,由于拆迁是企业行为,自然无论是镇上和村里都自然乐见其成。其实都知道人情社会,其实就是图个心安,至于心真的安不安,不好说。赵翠看马小亮来回折腾,于是好奇的说:“等我家拆迁时,你会这样吗?”马小亮坐在老家门口,取出一支烟,没等马小亮点上,赵翠就夺了过去,马小亮若有所思,肯定地说:“肯定,必须,一定去!”说着拿出手机,搜索到了江北新闻网的朋友,发过去一句话:“求推荐应县宣传部门的!”对方半天嗯了一声:“哎呦,有活了?”马小亮直接转过去200红包,发了个笑脸:“有好处,自然忘不了你!”或许这是在农村老家的最后一晚,恰巧遇到下雨,窗外不断有雨水滑落的滴落声,不需要开空调,室内格外凉爽,房间内的家具还是结婚时买的,赵翠在这里大概只住了不多的夜晚,不过马小亮可是在这里从小长到大,度过了自己的中学岁月,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就很少在这里居住了。曾经的无数个夜晚,在一盏不是很明亮的台灯下,在不断学习的压力下,马小亮长期被压抑,只能无数次从屋内眺望窗外。

虽然距离管州市区不远,不过依旧是农村,即使是和县城相比,依旧是不可跨越的鸿沟。自从考上县城最好的实验高中之后,马小亮就开启了住校模式,差不多是半个月回家一次,到了高三,基本就是一个月回家一次。高中三年,匆匆而过,同学之间攀比倒不是很多,在意的基本都是成绩。马小亮屋里挂着一幅地图,等到压力顶不住的时候,就凝视着地图上的城市,畅想着未来。高中时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考上大学各位就自由了!”甚至有一位英语老师还有一次特意说:“知道哪里的大学最好吗?”不少人喊出了清华、北大,不过老师却略显幽默的说出了:“苏杭!”听到这里,不少人哄然大笑,也是,自古江浙是江南,江南可是非常出美女的。

等到真正考大学的时候,马小亮在本科一批中选择的就是苏州大学,而在本科二批志愿中,选择了当时颇为火爆的商学院,地点是兰州。兰州地处西北,按照往年的经验,很少有第一志愿被录取的时候,不过那一年(2003年)却异常火爆,第二志愿填报的江南财经学院(江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不出意料也滑档了,正当马小亮考虑复读的时候,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家里电话响了,对方是顺德学院招生办,询问马小亮有无意愿,并给出了计算机、汉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专业,马小亮犹豫了下,选择了工商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不想复读,就是因为压力有点大,除了家庭条件之外,更多的就是想走出去看看。顺德在江北省,距离管州并不远,到了开学的日子,马小亮父亲去送,行李里带着从夏天到冬天的衣服,还有被褥甚至干粮。当火车在顺德站停下的时候,走出顺德站的马小亮有了打道回府的想法,毕竟要知道和管州站相比,顺德站几乎就是一个小站,而来到顺德学院,望着校门还没高中气派,马小亮彻底泄了气,不过选择了报道,相对于这些,马小亮更多的是对复读的畏惧,患得患失,要知道农村的学生走出去可不易。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那一批,真正最后走到高中的,不过十之四五,而最后考入大学的,那一届村里不过三个人而已,而马小亮则是其中一个。没有课外辅导班,没有家教,也没有什么视听软件,唯有自己而已。

(更多点击下面链接小说《带着瑜伽去旅行》)

音频小说《带着瑜伽去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说作者:马会亮 (新闻媒体从业者,网络舆情分析师,网文小说作者,写有网文小说《重回2003上大学》《带着瑜伽去旅行》《我在异界当小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