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林孤

公众号:林孤小姐

【形式主义折腾人,官僚主义害死人,这俩玩意凑一起,坑人蒙人没得商量。】

1

大家知道,社会主义中国,对于底层最艰辛的那一批人,是有托底的保障机制的。

比如大病补助、比如特困补助、比如低保。

“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让任何一个中国公民,掉队陷入绝境”,这是多少年前就立下的初心志向。

今年4月份,湖北孝感市大悟县刘院村。

村民汪先生的父亲于2019年颅内发现肿瘤做了手术,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视力障碍;

2023年10月,母亲因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大病手术,家里一夜返贫,所以,汪先生便想要给父母申请符合国家政策的医疗救助。

这一申请,吓了一跳。

“对不起,你的父母不符合申请国家大病医疗补助金的要求。”

“为什么不符合?”

“因为你的父母名下,有多个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信息和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

你们家都开这么多店铺商铺做大生意了,还要申请医疗补助,想钻空子啊?

汪先生懵逼了。

“我们完全不知情。家里为了看病欠了好多钱,根本没有闲钱去办企业。”

回去和村里人一说,村里人都去一查,最后刘院村集体炸锅了:

大悟县刘院村一共有100多名村民,被冒名注册了工商信息,名下有注册企业,这些人都申请不了低保,申请不了大病补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为什么这么多村民的身份信息被冒用,都拿去注册了工商信息?

源头的祸根,就在于:

市场主体倍增计划。

上个月的文章里,我就写到过这事,上次被曝光的,是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

阳高县一位村支书,一个人名下就注册了23家市场主体,有个体工商户、有合作社还有公司,涉及鞋店、服装店、水果店、货运队、养殖厂、水产店、鲜花店、建材厂,便利店有两家,还有家美甲店...

村支书搞这些,就是被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的“考核指标”给逼的。

比如,上面摊派了任务,这个月必须完成多少工商营业执照的办理注册、合作社必须办理多少个、公司必须办理多少个,每个月都有任务。乡镇没办法,只能给村里摊派,于是村支书找人注册没有任何营运实体的执照。这个月办完,下个月任务又来了。每个月都要通报,完不成的还要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啥叫市场主体倍增?

就是当地多开设一些企业、店铺、商店,现在经济形势不是不乐观吗,多搞点市场主体出来,数据又好看,经济能注水,领导的业绩能彰显。

如果家家户户都创业开公司开店铺,多好啊。

可惜老百姓没有那么多闲钱搞创业,但是上面又压着考核指标,怎么办?

村支书就只能自己动脑子了,要么拿自己的身份证去注册工商信息,要么拿村民的身份证去注册。

我说经济是怎么盘活的,我说怎么市场主体稳中有升一路高涨,原来都是这么操作出来的。

2015年孝感市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到,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增量行动”,“一手抓增量提升……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5家”。

你们倒是真会“创新”。

30万家算什么,只要村支书肯卖力干,300万家都是毛毛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大悟县的村民们纷纷怀疑身份信息被用于骗补、贷款、虚报政绩等非法用途及目的。

对此,村干部的解释是,就是注册了个工商信息,没有拿他们的信息去骗补骗低保。

“因为身份信息一录入,名下有企业公司,就直接审核不过了,不符合申请低保和补助的基本条件。”

这是村干部的说法,但是后续的回应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说法。

村民们集体炸锅后,知道这事靠自己喊冤没用了,就曝光给了媒体。

北青深一度、冰点周刊、南方周末,同时做了详细调查报告,文章一出,舆论哗然,地方坐不住了,立刻成立调查组,表示严肃问责。

关于村民反映“因被冒名无法申领医疗救助”一事,主管部门回应顶端新闻记者称,系因镇政府上报信息时认为“不需纳入(救助)监测”。

注意这个说法,这和前面的“审核不过”,有着天壤之别。

按照村干部的说法,是将被冒名注册企业的村民信息,提交后审核不过,被拒绝发放补贴。

现在,主管补贴发放的部门回应媒体,“镇政府上报信息时,认为不需纳入救助监测”。

也就是说,压根就没有申报补助。

所以,村民的怀疑是合理的,你拿着我的身份证,去注册工商信息,完成了市场主体倍增的考核指标,同样,你也可以拿我的身份证,去冒名骗补骗低保。

这么两手操作同时来,考核任务完成了,国家补助的钱,也被人钻空子套了去。

别说补助金和低保了,医保金被套取骗走多少,甚至于连高温补贴金和退休养老金都有被冒名顶替侵占的。

新闻案例,历历在目。

所以啊,再好的经书,传到了下面,和尚动了坏心思,经书一样会被念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大悟县目前官方最新通报。

2011年至2023年,吕王镇原工商所邓某、方某等人在“市场主体增量行动”中,违反依法合规的工作要求,通过镇政府工作人员获取刘院村部分村民身份信息,违规办理工商营业执照154个。

目前,对违规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依法注销,对利益受损群众落实相关政策,对违规人员依法依规予以追责问责。

近日,刘院村村委会陆续联系村民,搜集居民身份证照片,以便为村民集中注销营业执照。

咱有一说一,村委会和工商所的人,确实违法违规了,要从严处理。

但问题的根源,就是这个“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是不是该直接叫停?

这个行动,压根就不合理,纯粹扯淡。

市场主体增不增量,是靠数据做出来的吗?

营商环境,地方政府服务理念,优惠政策,便民福利,这些才是企业兴办选址落地的第一考量。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

中央三令五申,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际操作起来,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考量多部门职能水平的“大考验”,正儿八经的服务便民没有学会,就搞出一个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然后指标下放层层施压,最后一起造假数据你糊弄我我糊弄鬼。

这不扯淡吗?

说实话,体制内领导一拍屁股决定的“考核指标”,一大半都是累死基层劳民伤财屁用没有的“形式主义作秀表演”。

前几年,狠抓创文创卫,抓校园环境,最后就是乌拉拉一车人走马观花看看“一平米土地内,泥土净重有没有超过5克”。

郑州新区当初的6个文明检验标准之一,就是“地上不能看见一片树叶”,离谱又扯淡。

一个上饶提灯定损,一个金华退租罚钱,就能吓走多少“市场主体”?

真干实事,维护市场主体信心的时候,村干部、镇领导、县代表、工商所,没一个人讲话。

一开会,研究数据,分建指标,大搞市场主体增量行动的时候,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神TMD丘成桐是公知汉奸,疯了似的民粹主义那英长沙保卫战,中国歌手集体打鸡血“若有战,召必回”,外国歌手都要被原地吓死。

真是疯癫了,现在已经连卖奶茶、拍电影、搞音综,都要整齐划一地打上爱国牌了。

看看大悟县事件,看看形势主义毒瘤,看看官僚主义危害,这些才是误国误民的真正大汉奸。

爱国主义的重拳,应该猛烈攻击这些马户又鸟的烂渣们。

你就是鼓动集体原地锤死那两个外国歌手,最后也不过是芒果台营销成功,背后资本股价暴涨而已。

ST美尚十年数据造假,成功上市,董事长套现45亿跑了,坑了多少股民。

这45亿,没人召回,没人征战。

大悟县刘院的村民夹缝中求生存,低保补助都因为身份信息被冒用而无法申请。

100多人的现实苦难,并非个例,放眼全国,还有多少造假的市场主体增量行动?

展现在眼前的民生困苦,不被重视看见;远在天边的音乐综艺,却打出了“全民助威,爱国主义”的大旗。

现实证明,有些苦难,是我们该受的;有些韭菜,也是他们应该收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