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在北京一所普通的小学读书。虽然她身份特殊,但毛主席一向不允许自己的子女搞特殊,因此上学时,李讷特意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不过负责照顾李讷的人,倒是隔三差五的想着给李讷改善生活,有一次,有人给李讷送去了几个苹果,托老师转送给她。

老师特意将李讷叫到办公室,当面将苹果交到她的手中。但李讷不想搞特殊,她担心别人发现她的身份,于是她蹲在角落里,几乎是狼吞虎咽的把苹果吃完了。为此,她还特意叮嘱家人,不要再给她往学校里送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公主

1940年,李讷出生在延安。尽管那时正值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但在毛主席的庇护下,李讷的童年还是很幸福的。

和几个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的哥哥姐姐相比,李讷是幸运的。毛主席十分宠爱李讷,他亲切地称她为“大娃娃”。李讷则叫他“小爸爸”。

不过10岁之前,李讷也是在动荡中度过的,好在毛主席能护李讷周全。1947年3月,延安的形势骤然紧张,蒋介石调集了20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围攻了陕甘宁边区。

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诱敌深入,将一个空城交给蒋介石。军情紧急,中央机关大部分已经撤离,天上敌机已经开始轰炸,地上也传来隆隆的炮声,但毛泽东却从容不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是最后一批离开延安的,李讷则跟着他。毛主席担心李讷会害怕,就笑着对她说:“看看飞机轰炸,听一听炮声,这也是对你的锻炼啊。”

6岁多的李讷,紧紧跟随着毛泽东的脚步,一同踏上了昼夜行军的路途。白天,他们乘坐着颠簸的汽车,一路疾行。

之后路途颠簸,不能坐车,但小孩子又不会骑马,毛主席便背着她。晚上睡觉,李讷都睡在毛主席的背上。

但道路崎岖险恶,人背着行走也不是十分安全。为了保障李讷的安全,战士们最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找来了一副马鞍子的铁架子,小心翼翼地将小李讷捆在铁架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由于战争的影响,李讷无法上学,毛主席便请来了家教韩桂馨,负责教导李讷读书识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了让李讷接受更好的教育,将她送往育英小学学习,插班读四年级。由于学校离家较远,李讷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

这才有了之前提到的送苹果的事情,李讷一直牢记父亲的教导,坚持不搞特殊化,也从不透露自己的身份。

李讷自小体质不好,总是生病。住校期间,毛主席总是担心她的身体,后来有一次,李讷病倒了,毛主席立即给李讷写了一封信,问候她的身体况状。

在信中,毛主席这样说:“小李娃,得知你病了,我心中十分惦念。你一定要好好养病,早日恢复健康,这样我们才能都放下心来。今日下大雪了,你看见了吗?这洁白的雪花,就像我对你的思念与祝愿,愿它带给你温暖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乡磨砺

毛主席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李敏和李讷但凡是休息天,毛主席都会亲自过问他们的功课,从文学、历史、地理等等各方面抓起,并且经常亲自教导孩子,毛主席还教两姐妹游泳。

毛主席经常对李讷进行深刻的教育,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她:“不要特殊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骄傲。”

李讷将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上,她不再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感到骄傲自满,而是主动去接触别人,与普通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

1968年,李讷毕业,在《解放军报》当编辑,由于和毛主席住在中南海,进进出出总会碰到巡逻的士兵。

一次,毛主席看到大家对李讷很是尊敬。士兵们看见李讷,都会向她行军礼,仿佛对待一位高级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毛主席很是惊讶,一番询问后,毛主席才知道李讷现在是解放军报社的负责人之一。他一向不想让李讷搞特殊,看到士兵对李讷的态度,有些不满。

他生气地说道:“这简直就是胡闹!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既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又缺乏管理经验,怎么能领导大家呢?这不符合我们党的用人原则,也不符合我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他决定对李讷进行一番锻炼和教育,1970年,他下令将李讷下放到江西劳动,希望她能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起初,李讷来到农村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和中南海的环境相比,她居住的环境实在算不上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让她感到吃力的,莫过于那些从未接触过的农活。耕地、播种、收割,每一项工作都让她感到陌生而艰难。

但她从不推诿,也不索要任何优待,而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艰辛。她努力适应着农村的生活,学习着如何与农民们相处,如何完成各种农活。

三年后,李讷结束了在农村的生活,在一所“五七干校”继续参加劳动。虽然在那里,她干着最辛苦的清扫校园厕所的工作,但李讷从不抱怨。

在那里,没有人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女儿,这段经历对李讷来说终身难忘,她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与他们一起劳动、生活,很快她明白了父亲说的“为人民服务”深刻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讷很朴素,在加上性格内向,常常独来独往,与外界的交往并不多。后来李讷结识了小徐,小徐是个普通的服务员。

他并不知道李讷的真实身份,两人相识之后,他总是热情地邀请李讷一起打球、散步。小徐还主动与李讷一起干农活,帮助她适应农村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彼此之间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最终走到了一起。

李讷的母亲并不同意这门婚事,他认为小徐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李讷见母亲并不同意,便给父亲写信,希望父亲能够同意两人的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收到来信之后,仔细询问了小徐的情况,和工作状况,以及人品。了解之后,他得知小徐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人品好,和李讷感情深厚。最后毛主席批准了李讷的婚事,两人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结婚时,毛主席特意送给李讷夫妇一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结婚后,李讷和小徐依旧在五七干校劳动。

一年后,李讷的儿子徐小宁出生了,李讷希望儿子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他十分看重的成长,但小徐却觉得,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的经历、性格、思想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时间一长,李讷感到十分疲累,两人总是爆发争吵,她知道,自己和小徐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差距逐渐显现,加上江青的干扰与挑拨,两人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矛盾越来越深。

最终,两人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孩子徐小宁则归李讷抚养。离婚后,李讷带着儿子回到了北京,毛主席见她回来,十分开心,对于她的遭遇,毛主席耐心劝导,帮李讷走出了婚姻的阴影。

毛主席原本想让李讷住在中南海,但李讷拒绝了,由于和母亲性格不合,李讷经常和母亲吵架,她更想自力更生,毛主席也很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她搬到北京西郊的一个小四合院,和儿子相依为命。此时的李讷,已经褪去了昔日的光环,完全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她也会为了生活而苦恼,最常吃的菜就是大白菜,因为大白菜最便宜,她的儿子徐小宁,在她的教育下,非常懂事,放学后就是她的小帮手,帮她洗衣、烧饭。

由于工资微薄,家里的条件十分拮据。被子只能一人一条。每天她都会精打细算,有时候为了徐小宁的健康,她会节省很久,才敢买一毛钱的肉。有时,为了补贴家用,她甚至不得不忍痛割爱,卖掉一些珍藏的旧书。

不久之后,李讷经人介绍,认识了王景清,王景清曾经历过一段并不如意的婚姻,但王景清有文化,政治觉悟也很高,为人处事也很厚道。

虽然王景清比李讷年长十多岁,但他的关心和体贴再次让李讷感到爱情的存在。两人相识后,王景清时常帮助李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李讷决定和王景清结婚,婚后二人十分恩爱,相互扶持。这是毛主席去世后,李讷再一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毛主席的思想影响了李讷一生,作为毛主席的女儿,李讷从未受过特殊待遇,也从不骄纵任性,因此她被人称为“红公主”。

毛主席去世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和李敏,好在他们姐妹二人相互扶持,相互照顾,一起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