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祖刚 骆宇

“听说过用坛子泡、用瓶子腌,可用大山里的竹筒腌酸菜,还是头回听说,还别说,有股淡淡的竹香!”驴友孙雪芸新奇地说。

阳春四月,温度攀升,竹笋从地里冒出后,拔节生长。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新江乡横石村,中年汉子陈传福正指导工人加工水煮笋,还根据订单情况,利用加工好的半成品,制作“拳头产品”——竹筒酸菜,发往全国各地。他办起了合作社,吸纳脱贫户加入,搭上了电商这趟“快车”,实现共同致富。

新江乡横石村是当年红六军团长征始发地,红军在村中驻扎休整时,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鱼水情。临出发前,村民们无以相送,便砍下山上的竹子,装上芥菜用干储方法制成的酸菜塞到红军手中。因此,当地人都把竹筒酸菜称作“红军菜”。

“红军菜”由土法制成,兼有鲜、晒、搓、竹,酵菜综合合成的滋味,不馊不残、不损肠胃,酷热严暑,泡汤能使胃口顿开,食欲增加,深受喜爱。过去,因没有商标、销售方式单一落后,加之偏僻,美味“待字闺中人未识”。

为打开销路,村民陈传福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尝试搭上电商快车。传统手艺“插”上电商“翅膀”,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在网络上声名鹊起。记得在电商平台邮乐网正式“亮相”当天,实景图片刚上传不久,就吸引众多客户一窥“红军菜”庐山真面目,消费者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就能享用到16.9元500克物美价廉的“红军菜”。

审签:郑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