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透社引用维森航海公司的数据称,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持续增长,中国的汽车生产商和运输商都纷纷增加了对汽车运输船的订单,并创下新高。预计到202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运输船拥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维森航海的一名分析师指出,随着新订单的船只投入使用,中国在全球汽车运输船队中的份额,将从现在的2.4%,增加到8.7%。他还称“预计将看到几乎专门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的新贸易路线”。

目前,中国的汽车运输船队拥有33艘船只,位居世界第八位。日本以283艘船只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拥有102艘船只的挪威,第三名的韩国比挪威少了30艘船只。

据报道,中国的企业已经下单购买了47艘新的汽车运输船,这批订单直接占到了全球总订单的25%,涵盖了比亚迪、奇瑞等知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等重要的物流托运公司。中国的造船业作为此次增长的最大受益者,更是赢得了全球八成以上的订单。

报道提到,中国企业对汽车运输船的大量需求,反映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加速向国际市场扩张,中国已经在去年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以比亚迪为例,去年出口了超过24万辆汽车,该公司还计划在今年将出口量增加到4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不断上涨的运输成本,也促使了汽车运输船的发展。根据航运咨询公司克拉克森提供的数据,在去年年底,一艘可装载6500辆汽车的运输船的日租金,已经飙升至83.2万人民币,是2019年平均水平的七倍多。

面对中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美西方国家指责称,这背后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美国财长耶伦在访问中国期间,频繁表达了对于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担忧。耶伦指出,“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提供大力支持,这是她和美国总统拜登所不能接受的现状”。

她对自己的这一点担忧解释称,这并非源于反华情绪或想要与华“脱钩”的策略,而是出于“维护全球经济秩序、发展与中国之间健康经济关系的需要”。

但美国在批评中国对新能源产业大量补贴的同时,本身也在通过立法和技术投资等措施,激励本国的电动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发展,以赶上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脚步。其中,美国政府在2022年8月实施的《通胀削减法案》,就是推动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此,中方已在上个月对该法案中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了争端解决请求,并敦促美国纠正带有歧视性的产业政策。

此外,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本周在巴黎的一场会议上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持续的技术创新、成熟的产供链体系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竞争优势并不是依靠政府补贴,美欧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的主席舒曼,也在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给予了正面评价。舒曼指出,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向欧洲市场提供了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不仅提升了它们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也对德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在全球创新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