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初,为促成解放军二军、六军、二十二兵团广大官兵安家立业,更好地扎根新疆,屯垦成边,王震亲自组织新疆军区从内地动员大批妇女入伍进新疆,参加边疆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从华东野战军医院征调未婚山东藉女医护军人2000余名;1952年又从老解放区山东征女兵近3000人;

之后的1954年,新疆军区又到山东广征青年妇女近7000人,乘火车到兰州,再乘大卡车浩浩荡荡进新疆。

1952年冬季的石河子,气温只有零下40度左右,经常大雪纷飞,一个多小时就下四五十厘米厚。天灰地白,一望无际。

初到新疆的山东姑娘们每到室外工作,就得从头到脚穿得圆滚滚的。身材矮小的活像个皮球,在雪原上艰难缓慢地滚动着。

她们初穿毡简总是摔跤,有时好几个人跌成一堆,她们反而笑得很开心。后来她们才知道是毡筒底下积成的“雪钉”作怪。慢慢地姑娘们掌握了对付“雪钉”的办法,她们再也摔不倒了!

姑娘们的宿舍离她们的苇棚厕所只有十几米远。

因野狼在场区常常出没,夜里狼叫声时有所闻,她们在天黑之前就要上完厕所。

但如有人必须夜厕时,就得全屋出动,有的拿手电,有的拿铁棍、钳子,围住厕所门口,手电不停地乱照,把铁棍、钳子敲得叮叮当当直响,吓得野狼不敢靠近。艰苦的环境既锻炼了她们的意志,也增长了她们的智慧。

分配在厂里的女兵生产时实行两班倒的工作制。值12小时班后,还得参加班前、班后会和义务劳动。

休息时间已经不多,可姑娘们还把公休、节假日向党献礼。更令人感动的是,每逢修车,人马全上两三天的日夜连轴转,熬得人两眼通红。可是当机车一开动,该谁值班谁就挺身而上。

为了不让疲劳引发磕睡影响生产,她们有的从上班一直不停地走到下班,有的直掐自己的眼皮……

技术小组长吴跃征,因为连续熬夜,在4米高处给绞龙轴瓦加油时,腿一软摔了下来,摔掉一颗牙,经诊断,摔成了脑外伤和轻微脑震荡。

住院稍好后,她就迫不及待回厂上班,谁也劝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她们与干部、战士们组建了家庭。“小军垦”们先后出世了,但厂里无婴幼儿保育设施,母亲们就想了个“孩子随妈两班倒”的办法,下了班的妈妈先将全班组的孩子喂了牛奶,换好尿布,再回去喂自己的孩子和休息。

几个月后孩子会翻身了,母亲们就用绳子把孩子捆好,再把绳头牢牢地拴在床头上,留下半尺到一尺的活动余地,用枕头、被子挡在孩子的周围,

一天,小丁在值班,班长走过来对她说:“你的儿子嗓子都哭哑了,你锁着门,我进不去,你快回去看看吧!”

小丁的家离车间很远,她一路小跑到门口,听不见哭声,急忙开门一看,绳子松散在床上,枕头掉在地上,孩子却不见了。

她急得满屋里找,最后才在床底下看见趴在地上睡着了的儿子,只见满脸的泪水和着泥土画了个小花脸,鼻涕、口水流满了脖子。小丁一把将儿子搂进怀里,心痛得哭了。

无数山东女兵在建设边疆的军垦事业中,在新疆这片陌生而又辽阔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付出了她们全部的青春和才华。

她们用几十年诚实和辛勤的劳动,用泪水和汗水,在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也改写了新疆数千年来屯垦成边的历史,让新中国的军垦有了第二代、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