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坝一夕——韶关陷敌前“逃难”散记(忭之)

1945年1月21日,韶关市面上已浓重的弥漫着 骚乱、惊惶的气氛了。疏散、撤退、逃难……,人 们心里好象都浇上了一块铅。通过熟人地关系,我 们《西南日报》(私营〉一行四人庆幸的找到了一 艘南驶的机帆船,预计到大坑口的航程只有九十华 里,大抵总能安然到达而转陆路东行(注)。

谁知 机帆船因等人反比木船走慢了,至次日下午才仅到 三十里的白土。日寇北犯的情报来得更急了。如果 傍晚不能通过大坑口时,说不定会有遇敌的危险。这时,我们只好舍弃蜗牛般的“走难工具”,靠得 住的还是自己的双腿。于是雇人挑了行李,斜向铁 路线的马坝走去,预定到了马坝可将行李寄存在友 人家里,然后再看风色而作行止。

将晚抵达马坝圩内,所有的店铺都已经关门 了,街上只有稀落的几个带枪的乡丁在巡逻。这时,不断的犬吠声,更显得“山雨欲来风满楼” 了。我们来不及再找熟人了,只好说明身份将行李丢在乡公所,然后再计划怎么走的问题。但我们刚 一踏进内街,拍、拍、拍……枪声响了。我们起初 还怀疑是不是敲米筛的声音,但接着又拍、拍、 拍的响起来了。我们下意识的跑回乡公所时,乡丁 们已在杂乱的集着队。

枪声来源,一说是“便衣 队”,一说是“汉奸”,谁也没法分清楚。我们扔 掉行李,跟随着那些拖男带女,有的象骆驼,有的 象蜗牛的人群,胡乱的跑向公路边去。但到达时却 遭到守桥的防军喝住了:“不准通过!”人群只得 又折了回来。那时的枪声已静寂了。有人说,刚才 是“省银行”被便衣队抢劫了。

公路上一列列的车 已经开不出去,车厢内塞得满满的尽是行李,但却 没有一个人在照顾。我们仍旧倒回乡公所去,缠着乡长替我们雇人 带路到大塘,看来只有那一条山径小道,才可绕到 安全地区。乡长表示到了这样紧张的情况,带路的 人固不易找;即使找到了能否通过沿途布满的警戒 线,尚有问题。枪声停息后,给我们有一个选取比 较熏要物件的机会,其它书籍等等沉重的东西,也 只好“割爱”丢弃了!这会,远近的枪声来得更 密,我们究竟走向那里?已毫无主意,先一刻汗涔 涔的跑窜,这时开始有疲劳、饥饿的感觉了。

天黑下来已经颇久了,幸好还有一些微微的月 色,能看见稍近的东西。乡丁们分散到圩外去了。我们“招魂”似的你呼我我唤你的连络着信脚乱 跑。到了一个座落郊野的农舍里,跟着一个乡丁进 了里面。这时大家有着同一的念头,暂时避避流 弹,蹲屈一晚再说。外面又开始寂静下来,带呜咽 的犬吠声,反衬得好象更加寂静、可怕。屋里面仅剩 一个老太婆看守着这间报得尽净的空屋。坐在门厢 内的石凳上,我已感觉又饥又渴了。顺手捡些丢剩 的烂蕃薯,一啃,觉得又鲜、又甜,我的味觉里, 好象就从没有接触过这么美好的滋味。

跟着,又有一批穿军装而没有带枪的青年走了 进来。扯谈下,他们很了解我们,并以一些“战场 经验”作了解说和安慰我们。‘他们派人把乡长找了 回来,以“乡长是本地人,且有枪支”这一理由, 请他一定要叫人把我们带出去。乡长知道他们是上 面派下来的,不敢推卸责任,最后,只好透露了驻 此的“警卫团”即将撤退到大塘去,要那些“青年 军官”跟部队接头,要我们跟随一起撤退,结果却 很顺利,并指定我们跟随第九连的眷属联络。我们 马上赶到连部去了,坐等着他们开膳后即开拔撤 退。这时三十里外的乌石已枪声绵密,具有小钢炮 的轰击声。夜空,有时闪着熊熊的火光,有时黑烟滚滚,隔断西望的天际。

大家都没有预料到,日本 鬼子这么快就已突破了大坑口!第九连长不住地粗 暴地吆喝着伙伕:“快开饭!”“快开饭!”…… 大部分士兵是刚由韶关开到的,他们见了大块大块 的猪肉,趁着热锅,就狼吞虎咽起来;有的忙于佩 子弹,有的装军米……我们坐在营房的草场上,各 自思虑以后的去向。前哨兵开拔了。连长还要指挥一些士兵火焚营 房。我们跟着军眷们插在队伍中间的行列。

由马 坝北走大塘约有七十余里,顾虑的就是要通过离起 点不远的铁路线。因为撤退时的狼狈匆促,我们眼 见这一连的连长,因照顾不了自己的一群小孩,而 把一个四五岁的女孩丢掉了!前哨兵为探索前面是否有敌人的伏兵,常虚构 一个“假设敌”,如发觉前面有什么可疑点,即 密集的向它开火。经过这样数次的“假设敌”,退 却、掩蔽、推进……确使我们担受了不少的惊恐。

那时的生命不由自己主宰了,一切好象都听由“命 运”去安排。铁路线通过后,心头似放下了干斤般的石块, 满身又觉得疲乏起来。深冬的霜雪,山路比人还高 的野茅,拖着那么沉甸甸的双腿,眼皮又不住的往 下垂,……有时真想就地躺倒下来。到达大塘已是下夜四时了。圩内驻满了士兵和难民,什么吃的喝的都没法找到。四个人卷着两 条毯子,在一间祠堂的泥地里,胡乱垫上一些人家 丢弃的稻草,躺倒下来,一直到天亮。这时,韶关 也快将沦陷了!

注:韶关沦陷前,国民党广东省政治中心已迁移到呲邻 福建边界的平远县大柘乡。一批批的难民,也沿着连平、和 平、老龙……等县停歇下来,寻求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标语。宁做沙场鬼,勿做亡国奴!来自百度。

本文节选自

1985年3月韶关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韶关文史资料 第4辑》

本文图片来自:

百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图片和引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将做出相应整改。

感谢所引用书籍作者,编辑,调查人员以及所有参与书籍资料收集整理的人士,向你们致敬!感谢你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本人不鼓吹民族仇恨,只展示历史瞬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