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国维曾在诗中写道: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境花辞树。”

时光轻舞,人生暮霭渐浓,青春一去不返。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尝遍了世事的曲折与沧桑。

如此到了晚年,更应该好好善待自己,留住自己的福气,才能顺心如意,活得舒心自在。

所以下面这4个地方,最好少去,把身体和心情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地方:纷争之地

老话说得好:“心静则无病,心安则身安。”

对此深有感触。

老了之后,如果总是内心纷乱,杂念纷飞,长此以往,病邪自然趁虚而入。

反之,内心清静如水,抛却过往琐碎,远离纷扰争斗,才是人间正道,亦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

活了一百零五岁的杨绛先生,便是这样做的。

艰难时期,她即便遭受点名批评,仍能泰然处之。

面对他人的刁难与挑衅,她亦能保持距离,淡然处之,不将其放在心上。

正是这份内心的清静与安定,使她得以安然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

有人就说过:

“人的一生,总要不断了断一些人,一些事。”

上了年纪的人,一定要学会筛选与远离。

筛选过往,舍弃不重要的东西,方能心无旁骛;

远离纷争,断念没必要的事物,才可过好当下。

保持内心的清净,在岁月的长河中,悠然自得,从而享受晚年的美好与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地方:喧嚣之地

静能生百惠,静处可修身。

晚年之福,多半就是从内心宁静开始的。

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在采访中亦说过:

“灵魂是喜欢独处,而不喜欢热闹和喧嚣的。”

他人的繁华盛景,非我所求;

内心之平和宁静,方为重要。

尤其年岁渐长,更当远离尘嚣,寻一隅清静,使心灵得以专注。

守静,则心安;心静,则福深。

一个人,只有努力让自己保持清净,不被俗世扰,不为他人忧,才能真正做到不乱于心。

愿你我都能在晚年之时,修得一颗宁静之心,于静谧之中,活出属于自己的顺遂与如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地方:疾病之地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不管到了人生的哪个阶段,守好自己的健康都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步入晚年,一旦健康出现了问题,只能频繁出入医院,花钱多少且不说,自己身体受罪,孩子跟着遭罪。

更有甚者,若重病缠身,自理能力尽失,长期卧病在床,无疑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煎熬。

曾有一位老人说过一段话:

“自从瘫痪在床后,每天吃喝、大小便都需要别人帮助,最初儿女照顾过一段时间,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给我找了保姆,如今,保姆换了十几个,一个比一个懒惰、脾气大……

说实话,这样不能自理、毫无尊严的日子,真的生不如死。”

虽然扎心,确是事实。

没有人愿意被病痛束缚,更没有人愿意在病榻上度过余生。

所以想要少生病、不卧床,就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远离医院这种疾病之地。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坚持锻炼。

如此,才能让晚年少受疾病之苦,享受余生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个地方:上坟之地

老话说:“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拜土。”

愈是年岁渐长,心绪就愈发敏感,尤其面对亲朋的离世,很容易思虑过度,伤及身体。

若每逢清明还要亲自扫墓,只怕心中的悲痛更会因为触景生情,而难以自拔。

所以上了年纪之后,少去祭祀、上坟的地方。

但凡需要祭拜亲人,就交给子孙去做,这样,自己可以卸下重担,轻装上阵。

子孙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更加铭记先人,养成敬亲孝老、关爱长辈的习惯。

莎士比亚就说过:

“适当的悲衰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

不去坟地,并非不孝。

而是选择以一种更为冷静的方式,将孝道传递给整个大家庭。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老,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

在慢慢变老的路上,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也学会了如何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

所以在追求晚年福气的道路上,应该尽量避免涉足纷争之地、喧嚣之地、疾病之地和上坟之地。

平平安安走路,幸幸福福度日。

找到内心的平和,守住自己的福气,余生便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