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东晋自开国就形成的门阀政治,从出娘胎就是主弱臣强的状态,朝政被门阀士族把控,但江山代有才人出,盛极必衰,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前行,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相继纷纷落幕。

经过“王庾桓”三大门阀后,终于谢安“东山再起”,通过拖延战术,硬生生拖死了桓温谋权篡位的意图,改变了谯郡桓氏把控朝政的局面,稳定了朝廷内部。之后,励精图治,东晋政局逐渐趋于稳定,东晋的门阀政治开始逐渐进入“陈郡谢氏”掌舵的时代,正所谓:旧时王家堂前燕,飞入不寻常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此时,氐族建立的政权、前秦苻坚在汉人谋士王猛的辅佐下,统一了北方,国力逐渐强大,兴起了统一南方的想法。王猛鉴于北方统一不久,鲜卑等各族虽归顺,但仍旧各怀鬼胎,政局还未稳,且国内连年战争,民怨兵疲,不适合此时南征。但未能说服苻坚,于是在383年,苻坚征调80万大军,号称可“投鞭断流”,浩浩荡荡向东晋袭来。

此时,谢安正当政,朝廷政局稳定,且谢安举贤不避亲,谢家子弟多在朝中掌握官职,其中就有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等掌握北府兵马。因此,上下一心,奋勇迎敌,导演了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此战,谢安坐镇南京东山,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由谢玄统领水师阻敌于水路,谢玄带领北府骑兵冲杀淝水,以8万(可能是夸张)兵力,大败苻坚80万大军,杀得苻坚狼狈逃回洛阳,一路上还留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最后逃回洛阳的只剩余10万兵力。中国战争史上也永远留下了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经过此战,前秦再次陷入风雨飘摇中,政局陷入混乱,“趁他病要他命”,谢安又趁前秦国内混乱之机,于淝水之战的次年,384年,派侄子谢玄率军发起了北伐中原的战役。谢玄统帅北府兵,挥师北上,大军一路推进,势如破竹,大展神威,敌军望风而降,先后收复兖州、青州、豫州、司州等地。

但此时,因谢家实际上又处于了把持朝政的状态,谢玄功高震主,而王导、桓温的篡权夺位依旧历历在目、有这些前车之鉴,朝廷之上又出现了一些声音,皇权又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故此,朝廷以“休养生息”为名,召谢玄罢兵,回镇淮阴。这个场景是不是与后世南宋的岳飞有些像?

谢玄无奈,只能仰天长叹,多年之功,毁于一旦,收复河山、“直捣黄龙”近在咫尺,却不得不退兵,一切又回到原点!谢玄回师途中,心灰意冷,几次上表请求辞官归隐,但未果,后回镇淮阴后,郁闷过度、抱憾过久,病了。后久病不愈,几年后(388年)病逝于任上会稽(绍兴),年仅46岁,一代名将就此郁郁而终、宣告落幕。

后世唐代房玄龄编著的《晋书·谢玄传论》中有一描述:“庙算有遗,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大意是,朝堂的计划有疏漏,大好的北伐没能达成,而老天为何给谢玄这么短的年龄,可惜功亏一篑啊,而这就是“功败垂成”的成语处出。

历史不过会忘记名将的功绩,因谢玄知兵善战,唐德宗时被追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