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排练现场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柏可林4月13日报道:今年是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演60周年。今天,这部上海芭蕾舞团的“传家宝”“看家戏”,将再登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带观众领略融合了西方芭蕾艺术与中国民族风格的红色经典。

一个甲子前,《白毛女》诞生在第五届“上海之春”的舞台上,是最早以芭蕾这一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中国人的芭蕾舞剧之一。在运用外来芭蕾语汇的同时,《白毛女》借鉴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同时将现实与浪漫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音乐上采用了管弦乐与民族器乐相结合的形式,吸收了大量华北地区民歌为素材,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

从第5届“上海之春”到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跨越六十载春秋,《白毛女》依旧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海内外演出总场次已超2000场。这部讲述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用真实的历史和浪漫的情感感染了几代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代“大春”凌桂明指导年轻演员

每一代上海芭蕾舞团的首席和主要演员都从饰演“王大春”“喜儿”“白毛女”开始他们的艺术生涯,用最优秀的演员传承最经典的作品,再用最经典的作品培养、熏陶每一代演员,成为了上海芭蕾舞团的优良传统。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白毛女》标志着中国芭蕾从无到有的突破。从1964年至今,传承到最新一代演员,此次亮相‘上海之春’的‘喜儿’‘大春’等都只有20岁出头,他们将赋予这部经典新的生命力。”

此次《白毛女》青春版演出中,饰演三位主角的许靖昆、冯子纯、郭文槿都是不满25岁的“Z世代”,他们接过老一辈艺术家的接力棒,赋予经典作品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年轻演员们深知,《白毛女》的传承不仅仅是舞剧本身,更是一份初心的坚守、一种精神的延续、一份责任的担当。新一代“大春”许靖昆说:“进团第二年就学了这部舞剧,每次跳的时候都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人物气要一直提着提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前一天,第一代“大春”的饰演者凌桂明来到上芭排练厅,为年轻演员进行指导。在凌桂明看来,现在的演员技术方面不断在提高,已经超过他们当年的水平,但因为距离剧中年代太远,很难代入角色。“他们离剧中的生活比较远,以前的生活他们不了解,现在也没办法体验。人物不仅仅是动作,要体现一个角色,什么身份,要把角色树起来。”

饰演喜儿的冯子纯表示,作为上海芭蕾舞团的看家戏,《白毛女》对演员来说一块“试金石”,“最让我觉得有挑战的是喜儿情绪上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大悲到最后的大喜,要将情绪传递给观众。”饰演白毛女的郭文槿也提到,不同于古典芭蕾舞剧,《白毛女》对自身表演和舞蹈技术乃至人物理解,都有很大提高。“凌桂明老师不仅传授了技术技巧,在舞姿角度上也有收获,更让我们贴近那个年代的感觉。”

凌桂明认为,年轻演员不要完全照他以前的样子来演,可以从美的方向去发展。“因为时代不同了,审美的观点也不同。”他希望,这部体现了芭蕾民族化的作品能够一直演下去,让更多观众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从“上海之春”出发,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登上国际舞台,经过筚路蓝缕的努力,最终积淀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家底”。 辛丽丽说:“上海芭蕾舞团始终以《白毛女》为荣耀,我们将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舞台经典,让新的优秀演员通过这部作品知道情感的抒发、角色的塑造,跳好中国自己的故事的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