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是绝句艺术中一大亮点,它就像滚动的珍珠,在绝句天地里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想象是诗歌提炼和概括生活、创造和深化诗意诗境的助推器,缺乏艺术想象的诗歌是飞不起来的。艺术想象在诗中的展开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就是“比”,这是绝句艺术中一大亮点。它就像滚动的珍珠,在绝句天地里熠熠生辉。

“比”在绝句中的一种表现方式是比喻。比喻就是以此物比他物,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相近甚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别生一番新意。某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常常用比喻一点染,便显得生趣盎然。刘邠有一首《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喻点活南风,迎来满院春色。

比喻的另一个妙用,是能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形象表达出来。试看:怎样表现岁月沧桑?“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李崇嗣《览镜》)镜中自己似逢别人,可见岁月无情。怎样表现初恋少女捉摸不定的心思?“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两首·其一》)语妙双关,虚实莫测。怎样表现兵丁行役之苦?“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弦外有音,边愁不尽。不论何等复杂的情感,不论多么隐秘的心理,在妙喻的聚光灯下,都会变得栩栩如生。

“比”在绝句中另一种表现方式是比照,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衔接在一起形成对比或对照,以便把某种被强调的情思突出地表现出来。譬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戴复古《淮村兵后》)或是活人与尸骨对比,或是战乱前后对比,二者皆构成尖锐的矛盾,简明地突出了诗人反对不义战争的情怀。又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前者动静相融,后者雨细风柔,轻轻对描,却重重渲染出春宵春日迷人的氛围。

不难发现,比照的主要功能便是将感情强烈化。比照的方式虽然缤纷多彩,但主旨却只有一个:把诗人着重表现的情思深深扣响读者的心弦。

“比”在绝句中的高妙运用,在于实现诗境的典型化,就是既形象化又抽象化,并且达到二者完美的统一。我们且来看看两首咏梅诗:一是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是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首诗都是以梅喻人,或视觉(色)或嗅觉(气),都出之以形象;二诗皆以比照方式由浅入深(由颜色到清气),表现一个认识过程,这又进入抽象化,正是在形象化与抽象化相统一中诗臻于深邃的境界:梅(人)的价值不在外表的颜值,而在于美好的内质即淡雅的品格,从而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示。

我们再来瞧瞧两首写景诗:一为林稹的《冷泉亭》:“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另一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二诗的共同特点,就是以比喻作为整体构思的基架,以形象构成寓言式的内涵。林诗以冷泉为喻,点睛之笔在于后面的对照句,成为一篇之警策:冷泉载入西湖歌舞,不再清冽如初,把锋芒指向南宋当时奢靡浮华的世风。同时,冷泉由清变浊,也给人以必须善始善终的人生教训。

柳诗提供的寒江图,空空如也的天地里,只坐着一个蓑笠翁。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小世界,也是一个超越时空的大世界。从这幅冷峻酷寒的图景里,我们可以感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式的沉郁,也可听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式的浩叹。小诗撬起大宇宙,一个“比”竟然将生活提升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深远意境,可谓绝句之范例。(吴欢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