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心擦亮司法为民“第一窗口”(主题)

——记景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李娜(副题)

河北法治报记者 李文秀 通讯员 郭智 游项英

“娜姐,麻烦帮我看一下这个案子应该分给哪个庭,以前没遇到过。”“娜姐,导诉台那边有位老大爷情绪非常激动,请您来开导开导。”在景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娜姐”每天都挺忙。

“娜姐”叫李娜,现任景县法院立案庭庭长。多年来,她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无私奉献、无悔付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用心解决纠纷,用情捍卫权益,得到了当事人及领导、同事的普遍赞誉。凭借出色的成绩,李娜多次被评为该院先进个人和调解能手,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日前,她被授予“全省法院办案标兵”。

优化诉讼服务 提升司法“满意度”

诉讼服务中心是当事人打官司的“第一窗口”,也是法院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站。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李娜始终怀揣“热心、耐心、诚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了一名法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2023年8月的一天,烈日似火,景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聋哑人齐某。由于齐某无法表达,也听不见,与工作人员无法顺利沟通,急得满头大汗。李娜见状,紧急联系了特殊学校的手语老师,双方开通视频连线,由老师充当翻译,解决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沟通不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李娜在工作中。

原来,齐某因多次索要医疗费用未果,到法院起诉。李娜通过手语老师告知了齐某需准备的材料,并向其阐明了诉讼风险,同时为他联系法律援助中心,由值班律师提供帮助。最终,经过短短一小时的时间,齐某的材料便悉数准备齐全,并顺利立案。

“我们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有的是无微不至的服务。”这是李娜的坚持。为了展现良好的司法作风,让办事群众在贴心的服务中感受司法温度,李娜从细节处着手,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服务大厅设置了便民区,配齐饮水机、老花镜、自助打印机等设备;设置自助查阅一体机,当事人扫描身份证即可查询案件办理进度。在她的建议下,诉服中心建立了陪访导诉制度,安排专人引导当事人接受安检、登记立案、诉前调解、联系法官、引导开庭等,解决当事人不懂法律、不熟悉流程的问题。

依托平台优势 按下立案“加速键”

为切实提高诉讼效率,减少当事人诉累,景县法院多渠道满足群众立案需求,在传统现场立案的基础上,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等,积极推行网上立案和邮寄立案,引导当事人线上提交起诉状、补充材料、查询立案进展、收取法律文书、缴纳诉讼费,最大限度缩短各环节办理时间,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2023年6月底,申请人马某从福建省奔波千里到景县法院起诉立案。因一时疏忽,马某不知将提前准备好的诉讼材料丢在了何处,一时间焦急万分。李娜不断安抚马某情绪,耐心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当事人返程寻找材料,回去后在网上申请立案;二是让其亲友将相关证据材料拍照发给当事人,立案庭再将相关材料打印出来。由于马某独居一人,只能返程后再立案。为方便当事人,李娜为其逐步演示网上立案流程。事后,马某特意打来电话,向李娜表达真挚的谢意。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消除群众“立案奔波”痛点,李娜起草制定了《景县人民法院中心法庭直接立案规定》,通过与诉讼服务中心相互配合,中心法庭可直接为群众提供立案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务。

统筹“三级调解” 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在李娜的推动下,该院建立起以诉讼服务中心为阵地,以5个中心法庭为核心、11个法官工作站为纽带,以乡镇为重点,以村委会为基点的“三级调解”工作新格局。诉讼服务中心统筹全院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三进”工作的开展,在乡镇、村委会设置基层治理单位,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纠纷化解,开展调解人员法律知识、调解技能等培训工作,提升调解能力,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2023年12月,在办理某银行诉张某、李某金融借款纠纷一案中,李娜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适用诉前调解,于是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通过“冀时调”平台将案件分配到诉前调解室特邀调解员名下,开展纠纷化解工作。经办案法官与调解员、村委会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被告家庭确实困难。对此,他们主动同银行进行沟通,希望其能够宽限时间,并且适当降低罚息等。在调解室,经过调解员和法官耐心细致地向原、被告分析案情、告知利害关系,双方均表示愿意作出让步,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坚守平凡岗位,擦亮“第一窗口”。多年来,李娜兢兢业业,始终走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她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换来群众满心赞扬,用温和平静的态度对待纷繁琐碎的事务,在立案窗口打造出一道亲民、为民、便民的亮丽风景线。

来源:河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