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如何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推动国企深化改革,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国企政策有很深的研究,但操作层面往往又感觉到无从入手、难以落地。我们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潮中传统车企如何通过改革实现逆袭,结合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案例为大家进行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国企深化改革如何破局

2024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改革特点,更加突出使命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围绕高质量发展、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解决过往制约国企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一)国企深化改革的两大改革任务

进行改革要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改革目标使命引领下,国企深化改革分为两大改革任务。第一是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第二是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居于优先位置,以功能使命类改革引领体制机制类改革,以体制机制类改革支撑功能使命类改革,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与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统筹推进、相得益彰,形成改革组合拳。

1.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

分析两类改革任务各自的性质和功能,功能使命类改革主要目的是增强核心功能,聚焦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跳出企业自身的小圈子、小格局,面向发展国有经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战略布局,要敏锐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提供安全支撑,发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功能作用,要突破体制机制对国有企业功能发挥、作用发挥的束缚。

具体而言,对于国有企业在布局结构、公司治理、经营机制、整合重组等方面的迫切要求形成倒逼机制,推动真刀真枪、动真碰硬,改革传统的、僵化的体制机制,形成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还要建立灵活的、市场化的动态优化机制。只有这样的改革才是真正以发展为导向,而不是改革空转,更不是纸面改革。

2.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

从体制机制改革的维度来看,国资央企必须主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主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不仅要对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经营机制、企业管控模式、人才管理层级、组织结构优化等进行真正的深化改革,更要通过上市融资、产业链的共链行动、产业链的深度协同融通发展,来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供各类要素支撑,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为完成功能使命类改革保驾护航。

(二)2024年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使命和主要任务

2024年,国资央企要增强核心功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要坚决完成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1.国资委制定专项考核方案,激励国企放开手脚搞创新

为推动国资央企走出舒适区、实现功能使命类改革目标,国资委也针对承担较多功能使命类任务的企业,制定专项考核方案,探索实施中长周期考核激励,宽容创新失败,激励国企放开手脚搞创新。这无疑为国企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大大激发了国企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为2.18万亿元、0.73万亿元,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达35.2%、17.1%。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依然大幅增长,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资央企在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增幅也将进一步增速。

2.僵化的体制机制难以支撑国企发挥产业控制、科技创新、安全支撑作用

对于国有企业,尤其是体制机制相对僵化传统的国有企业,只是在投资、完成核心功能方面下大力度和决心,就能完成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实现改革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么?

不一定。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国有企业从来都不差钱,国有企业也从来都坚决要完成任务。但是,国有企业缺的是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钱不是问题,钱能解决的根本不是问题。

但是,国企投入巨资就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转型升级吗?国资委对战略新兴产业专项考核就能顺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吗?

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国企如果不能协同推进功能使命类改革与体制机制类改革,僵化的体制机制是难以支撑国企发挥产业控制、科技创新、安全支撑作用的。

而体制机制改革长期存在“形似神不似”的问题,国企只有从身体到灵魂都发生改变。无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刚性兑现,还是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全面覆盖,亦或是中长期激励更大范围实施,关键在于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打破“看身份、看级别、看资历”的做法,在市场检验下“看岗位、看业绩、看贡献”。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才有可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这个过程知易行难,绝非一蹴而就,甚至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所以,虽然国有企业都在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入巨资,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但成功的概率并不高。尤其对创新我们要有科学的认识,一定是较大概率失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