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亿纬锂能(300014);安孚科技(603031);中自科技(688737);乾照光电(300102);中来股份(300393)等

——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在进入稳定复苏状态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3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470万台,同比增长7.5%,前三季度出货量总计达到9291万台,整体市场持续增长,正在进入稳定复苏状态。

——医疗设备: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的增加,以及利好政策的推进,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高增长。同时集采进入高速发展期,成熟品种逐渐迎来降价潮。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9830亿,同比增长10.35%,整体市场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从药械比角度看,中国目前药械比水平仅为2.9,与全球平均药械比1.4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未来医疗器械行业潜力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设备: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的增加,以及利好政策的推进,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高增长。同时集采进入高速发展期,成熟品种逐渐迎来降价潮。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9830亿,同比增长10.35%,整体市场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从药械比角度看,中国目前药械比水平仅为2.9,与全球平均药械比1.4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未来医疗器械行业潜力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柔性电池产业链

柔性电池产业链上游正极及负极材料代表企业有贝瑞特、当升科技、璞泰来、杉杉股份等;硅料硅片代表企业有TCL中环、大全能源、隆基绿能等;电解液代表企业有天赐材料、新宙邦、多氟多等;隔膜代表企业有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等。中游柔性电池制造代表企业有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恩福赛、清掏能源、极展科技等;下游柔性电池应用领域代表企业有小米科技、华为技术、OPPO、乐心医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代表性企业来看,我国柔性电池产业链相关上市企业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布较多,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企业数量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柔性电池行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4-2024年除2021年的单笔融资金额上升到接近3亿元以上外,其他年份的单笔融资金额均在3亿元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柔性电池行业投融资集中在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

从柔性电池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广东省融资企业最多,2017-2024年累计超过250起。其次是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2017-2024年累计融资事件数量均在100起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