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非也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重庆高楼摔子事件的热度已经过去,但那份痛依然还在。尤其是亲历者。

无法想象一个人内心该多愤怒,才会失控到亲手把那么活泼可爱的孩子摔死。

更无法想象,无辜的孩子内心该多么恐惧和绝望。

有传言说,那个妈妈是躁狂症发作。

也有人说,她精神状态没问题,扔孩子前还亲了他一下,只是因为受了太多委屈而走极端。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法律终将给出她应有的惩处。

但除了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以外,这次案件也敲响了一记警钟:

这位母亲为何会变成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重庆女子试图把孩子扔出窗外)‍‍

“杀子案”并非特例。

这不是小概率个体事件,也不是哪个国家特有的。

最近几年,国外屡有幼童遭亲生父母残虐的事件发生。

而在那些母亲杀害子女的案件中,有人是为了报复丈夫出轨,有人觉得生活太苦了要把孩子带走,还有人经历了长时间的产后抑郁

无论原因如何,只有看到母亲背后的压力与困境,悲剧才有可能不再重演。

今天的推文,我们就把视角拉回具体的人。

朋友苏苏的经历,是千千万妈妈的缩影。

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原本内心强大的女性,生育之后内心的冲突和挣扎。

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窥见:

生完孩子之后,女性是怎么一步步失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01

第一重压力:‍‍‍‍‍‍‍‍

‍‍‍‍‍‍‍‍‍‍‍‍‍‍‍‍‍‍‍‍‍‍‍‍‍‍‍‍

转变性焦虑‍‍‍‍‍‍‍‍‍‍‍‍‍‍‍‍

苏苏来说,成为妈妈是一件欣喜的事。但生产之后的身心巨变,依旧让她不知所措、焦虑不安。

“以前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现在却要对另一个生命负责,而且得24小时待命。 即便我看了很多育儿书,但动手操作的时候,还是很忐忑,以至于晚上经常做噩梦。 但是越焦虑,我发现孩子越不好带,结果恶性循环。 真的很令人抓狂。”

雪上加霜的是,苏苏的工作节奏也因此被打乱。

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照顾孩子,苏苏只能在孩子不需要她的时候工作,通常是早上四五点钟或晚上十一点多。

有时候宝宝闹觉或者缠着苏苏陪她玩,就只能把工作一推再推。

结果,很多项目都因为无法按时完成而泡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更令她无助的是,由于忙着带娃和工作,苏苏多次拒绝了朋友们的聚会邀约。现在大家也都默契地不会主动喊她了。

“我似乎被孩子软禁了,几乎所有闲暇时间都被她占据,完全挣脱不出来。”

一个孩子引发的蝴蝶效应,大到足以颠覆妈妈的人生。让人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轨迹。

可是,调整并不容易,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妈妈们需要从日常生活、工作节奏、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打破人生的稳态。

这会极大的破坏人的确定感和控制感,尤其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会让妈妈们特别无力和焦虑。

所以,很多人产后易得抑郁症,不仅仅是因为激素的原因,更是因为生活转变太大,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丧失了希望感和控制感。

生活转变越大,体验到的失控感越强烈,新手妈妈也就越容易感到焦虑、沮丧、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pexels

02

第二重压力:‍‍‍‍‍‍‍‍‍‍‍‍‍‍‍

母职亏欠‍‍‍‍‍‍‍‍‍‍‍‍‍‍‍‍

都说,爱是常觉亏欠,往往当了妈之后才算真正理解这句话。

努力想要成为100分妈妈的潜意识,让很多人陷入了无止尽的愧疚中。

苏苏说:

“孩子几个月的时候,我几乎很少睡整觉。 总是眯一会儿就会自然醒来,看一看她有没有吐奶,嘴巴有没有被捂住。 只要她稍微哼唧一声,就忍不住担心是不是生病了。”

苏苏奶水不是很好,为了让孩子吃上母乳,每天大碗喝汤,每隔两个小时就拿挤奶器吸一次。

可是往往挤上半个小时就60ml,还不够她吃一顿。

更郁闷的是,苏苏奶不多,还容易堵,一堵就发烧。如此坚持了四个月,苏苏不得已断了。

但她一直很内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尤其是看到别的妈妈说,自己喂到一岁多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这种愧疚感,随着复工变得更强烈了。

“我很想一直陪着她,尤其是她哭着找妈妈的时候,可是又不能不工作。 我经常忍不住责怪自己能力不行,不能够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爱。 尤其是看到网上那些关于留守儿童的视频时,就止不住心痛。 所以,只要一放假,哪怕要坐七八个小时车,也想回去陪陪她。”

即便可以陪在孩子身边,很多妈妈也依然愧疚。

总忍不住怀疑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够不够?尤其是孩子表现得不如他人的时候。

这种“不足”感让很多人内心无比挫败。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赋予了母职极高的期待。

用网上调侃的话来说,母亲往往得身兼保姆、司机、家庭老师、心理咨询师、教练以及“提款机”数职。且没有工资,不得辞职。

当我们某一方面没有做好,便会产生母职亏欠感”,容易对自己生气,却又不自知地把这份愤怒投射到孩子身上。

03

第三重压力:‍‍‍‍‍‍

自我的丧失‍‍‍‍‍‍‍‍‍‍

转换性焦虑和母职亏欠感,让人时常倍感无力和内疚,但是更深的痛却是自我认同感的崩塌

苏苏还在月子里就开始伏案工作,但因为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往往坐一会儿就痛得不行,只得趴着继续干。

由于缺乏休息和激素的作用,大脑时常失灵。

此前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却常常要半个月。

一孕傻三年,从来不是一句调侃,而是事实。

但是,真变傻的时候,却往往很难承认,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自我否认。

苏苏感觉之前都白干了,努力了那么久,却还像个新手。

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行业,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尤其是看到身边的人似乎都没有这种困扰的时候。毕竟哪一位职业女性不是生完孩子不久就重返职场。

网上那些超人妈妈,更加剧了这种自我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而很多为了照顾孩子而成为全职妈妈的人,自我可能丧失得更彻底。

有个朋友高龄产子,于事业巅峰辞职回家带娃

为了照顾好他,她苦学了营养学、教育学、烹饪、中医等各种知识。

可是亲自带过孩子的人应该都知道,很多时候理论和实践真的不是一回事。

你精心设计的培养计划,在实施的时候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打乱。

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孩子置身于一个信息超载、无比复杂的环境,我们能给他们的影响,很多时候抵不过同学或网络的影响。

所以,结果很可能是,你操碎了心,依然带不好他。

她就是,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在工作中,妈妈们尚能游刃有余,一回归带娃,很多人有心无力,觉得一点奔头也没有。

丈夫还因此不断指责她“你看看你,连个孩子也带不好,能做什么”,全然忘记了她原本也是职场精英。

连续的挫败,很容易令人陷入习得性无助中,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苏苏这么和我形容:

“自己眼里的光似乎越来越暗淡了,只剩下满目的无力和满身的疲惫。”

图源:pexel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现实中,女性结婚后,所面临的困境绝不只以上三种。

夫妻经营、婆媳矛盾、工作压力等都不可忽视。

最近很火的法国电影《坠落的审判》也揭示了这样的困境。

我们所面临的这一重重压力,一点也不特别。

也正因为如此,经常被人选择性忽视,以至于无论你如何控诉,听的人都无动于衷,反而觉得不可理喻。

一如戴锦华教授说的:

一直以来女性忍辱负重是被赞美的,但是当男性被放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会看到什么? 跳楼。

在电影中,出于各种现实的原因,丈夫被放在了传统女性的位置上,结果他因为育儿焦虑、自我丧失等一般女性困境而抑郁得跳楼自杀了。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女性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后会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该怎么办呢?

同为女性,且有两个孩子,我想说:

首先,真的希望女性所面临的这一重重困境被看见,尤其是丈夫以及家人。

我们并不怕吃苦,也愿意付出,怕的是不被理解和支持。

少一些指责、逃避,多一些肯定和支持,可以给我们极大的安慰。

因为无回应之地即为绝境,陷入绝境就很容易走极端。

其次,我们也要学会给自己松绑以及自我关怀。

当你感到焦虑、茫然、自责、无力的时候,请暂且放下为人母、为人妻的身份,问一问自己:

如果我现在单身一人会如何让自己开心?

也许你会发现更多快乐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最磨人的不是现实的困境,而是内耗。

只要你学着偶尔放下,就会发现现状也不是那么令人窒息。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柯特提出过一个育儿理论:Good enough mother,即足够好的妈妈。 ‍‍‍

国内很多心理学者,也把它翻译为“60分的妈妈”

这一理论认为,妈妈们不需要”完美“,全知全能,事事主导。‍‍‍‍‍‍‍‍‍‍

只要给予孩子们无条件的爱和关注,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去犯错成长,也把一些时间留给自己去做想做的事。

文章的最后,我不想再一味地鼓励大家去当一个”不完美的母亲“,

而是希望伴侣、家庭、社会、文化,都允许女性:

“做60分的母亲,100分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