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病不做研究,光做研究不看病,都不能成就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学家”。

撰文 |凌骏

2024年4月16日12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年仅61周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学术带头人之一,沈华浩教授一直致力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部感染、肺部肿瘤等的分子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是最早集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于一身的呼吸人,为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最好的研究者是临床医师”

哮喘这一疾病上,有一种哮喘类型是沈华浩教授首次发现并命名——胸闷变异性哮喘。

这一哮喘类型的发现始于2004年的一个病例。那年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沈华浩的门诊。这个少年从2002年开始患上了一个“怪病”,频繁的胸闷,胸口仿佛压着一块大石,呼吸异常艰难。随着病情进展,他已经无法下床,吃饭和排泄都在床上解决,骨瘦如柴。父母带他跑遍了各大医院,却始终无法明确病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华浩教授为康复长大的“怪病”男孩后期诊疗

时任呼吸内科主任的沈华浩从少年发病前打过篮球猜测,这可能是运动引起的不典型哮喘,随后一系列的检查证实了他的猜想,明确病因后通过对症治疗,少年很快好了起来。

少年出院了,但沈华浩的疑问没有得到解答,他和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但当时所有教科书、专业论著都没有提到这个特殊类型的哮喘。随着越来越多胸闷患者找到沈华浩,他带领团队耗时数年筛选了上千例门诊病人,追踪治疗反应,分析数据。

整整近10年后,2013年沈华浩团队在国际期刊发布最终研究结果:《一种新的哮喘亚型: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

胸闷变异性哮喘被写入《内科学》等19本国家规划教材和医学权威工具书,成为国际医学界的一个“中国标准”及中国呼吸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被美国学者称为“Shen's Syndrome”(沈氏综合征)。

引领科学家走向成功的不仅仅只有天赋和坚持,还有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发现”“研究”“有意思”是沈华浩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2014年,他在对《医师报》谈到发现胸闷变异性哮喘感受时说,“掌握了科研思维的方式,对医学科学研究的执着信念,就会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到每个现象、每个病例都是有研究价值的。最好的研究者是临床医师。”

在发现了胸闷变异性哮喘后,沈华浩依然没有停止探索。 2023年,他和团队又给出了一个数字——28万,我国有近28万经确诊的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同时还有大量未明确诊断患者在各大医院间辗转,可能被误诊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疾病等。

为了让更多患者摆脱痛苦,10多年来,沈华浩一直致力于推动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规范化诊疗。 在他的发起下,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16家医学研究团队都加入了进来,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全国铺开。 浙大二院全科医学科童钰铃医生最早是在课本上听说的胸闷变异性哮喘,走上临床后,她对胸闷的患者总会格外留意。

2023年,沈华浩教授先后牵头制订《轻度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及《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沈华浩认为,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未被诊断的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此前如何诊断,根据什么标准诊断,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大问题。 共识发布后,临床医生就能效诊治这类患者。

不仅仅是在国内,因为沈华浩,10多年来全球有200余家医疗、科研单位陆续发表了超270篇胸闷变异性哮喘的相关研究,但沈华浩表示,目前它的发病机制、疾病疗程、转归和预后仍不明确。

“我们必须每天奔跑,否则来不及”

沈华浩出生于医学世家,但在1978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沈华浩选择了工科专业,由于视力原因未能被录取,阴错阳差调剂到医学专业。

但随着学习不断深入,他渐渐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黄定九先生。当时国内医学界以“五衰”研究为主,黄定九主攻的便是其中的“呼吸衰竭”。然而沈华浩却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医学发展,未来一定是强调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他和导师商量切换了研究方向,转为哮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这一冷门赛道。

这条路,沈华浩一走就是30多年。最初,课题组招募不到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志愿者,他就自己上,让肺功能技师一次次给自己追加组胺吸入的剂量,剧烈咳嗽、胸痛,脸都涨成了猪肝色。后来回忆起那段经历,沈华浩表示,所以我现在对患者症状非常同情和认真,因为我体会过这种滋味。

毕业后,沈华浩进入浙大二院呼吸内科工作,完成了博士学业。1993年,沈华浩申请到出国研修的机会,先后赴美国、加拿大的顶级医疗机构训练。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00个小时,周末也不休息,期间他陆续发表数篇高质量的文章,并首次在国际上揭示了嗜酸粒细胞和哮喘之间的因果关系,破解了140年来的难题。

2001年末,沈华浩带着家人回到浙大二院。从零开始筹建呼吸实验室,此后几经发展和搬迁,从20几平米的微生物实验室,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超2000平米的独立研究中心,并在2003年牵头成立呼吸疾病研究所,担任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华浩教授(左四)与学生们在一起

早期多次接种卡介苗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有着长程的保护作用、揭示哮喘发病的骨髓祖细胞调控新机制……因为一系列突破性的发现,2008年沈华浩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不仅仅是哮喘,他还带领团队长期奋战在慢阻肺、肺部感染、肺癌、呼吸危重症的科研、预防诊疗第一线。多年来,沈华浩主编了国家规划教材《呼吸系统疾病》等书籍11本、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并在顶刊《柳叶刀》《自然》等发表了228篇论著。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个临床科学家的价值,就是兼具医生与科学家这两种素养,从一个特殊病例中发现共性的规律。科学家要能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从而解决问题,指导现实生活。”

作为呼吸科医生,他还是戒烟的积极推动者。他常在门诊中动员有吸烟史的患者以身说法,去劝说更多人戒烟,他希望每个抽烟的患者能劝说10个人戒烟,并要求在复诊时提交“报告”。

在沈华浩的带领下,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也迅猛发展,先后成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呼吸疾病诊治与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等。

“沈教授的幽默、风趣以及鼓励、启发式的教育,曾影响了很多学生。”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余可谊对“医学界”回忆到,沈华浩曾是他本科内科学的授课老师,“他时不时会在课堂上‘飙’几句英语,引导我们看向国际研究。他教导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深入思考,鼓励我们质疑,敢于提出问题。”

“有些担心下一代人吃不了苦、跟不上,很着急。青年医生要搞好学科和业务,把老一辈的优良品德传承下去。”沈华浩曾在接受《健康报》采访时说,呼吸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起步晚、进展快,“我们和别的学科不一样,他们可以走路跟小跑,而我们必须每天奔跑才能赶上整个医学的发展,惠及到第一大病人群的医疗看护,否则来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热爱的全部

2016年9月,沈华浩确诊前列腺肿瘤。这几年,他先后接受了3次大手术、8轮化疗、3次放疗,以及数次的局部有创介入治疗,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即便疾病缠身,他依然没有离开坚守了30余年的岗位。

住院接受治疗时,沈华浩就将病床上的小餐桌变为办公桌,坚持整理资料、线上会诊、指导学生、推进全球哮喘管理。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沈华浩受命担任浙大二院救治专家组组长,制定了医院对新冠肺炎的筛查与诊疗规范,并在各种场合、各大平台上进行多场专业讲座,向广大民众宣传抗疫要点。

2020年3月,沈华浩团队第一时间在《柳叶刀·肿瘤》发表通讯文章,阐述了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这几年,沈华浩依旧频繁地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接受媒体采访普及医学信息。

2021年他和团队发文揭示哮喘炎症治疗的新靶点,2022年发文提出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潜在新策略,2023年沈华浩参与欧洲呼吸学会年会,分享了哮喘机制相关的最新研究。

他始终呼吁,一方面要抓典型哮喘的诊断治疗,另一方面要抓哮喘的早诊早治。他希望能像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去筛查哮喘,这样才能够及时治疗,减少哮喘急性发作,从而减少死亡。

2023年8月,沈华浩入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即便是在腰部手术后无法坐起,沈华浩仍然强忍疼痛,在护具支持下继续推动学科发展。今年1月,他还组织 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 化建设-哮喘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对于规范哮喘的诊疗流程,升级哮喘从轻度到重度的诊治管理体系,提高哮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水平制定标准。

而根据浙大二院发布的信息,就在前几天,沈华浩仍牵挂着学科、学会工作,以及5月份的世界哮喘日活动。

“光看病不做研究,光做研究不看病,都不能成就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学家”,这是沈华浩所坚信的理念,长期以来,“他穿梭在杭州城东的医院和城西的研究所之间,不知疲惫,每次出差,他都是搭乘最早的航班去,最晚的航班回,就为了把时间留给患者。”《医师报》曾报道称。

工作是沈华浩所热爱的全部,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做的事全都是我想做的。”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