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0月15日,第一批入朝部队移至安东、辑安一线,按划分的渡口,对桥梁、道路进行勘察,待命渡江。待命期间,各部队举行了以志愿军名义入朝参战的宣誓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日12时,第13兵团下达入朝作战部署令,部署令明确:

“除以四十、四二军即于今(十九日)晚开始行动外,其余各部开进计划随后下达。”

1、最初的战役设想

毛泽东、彭德怀起初设想,志愿军入朝后,将以1个军为第一梯队,前出至德川一带,构成第一道阵线;其他3个军及3个炮兵师为后续梯队,配置在德川以北的熙川、前川、江界地区,担负纵深防御和机动作战任务。

而第13兵团下达的这个部署令,对于部队的配置,较之起初的设想有所调整变化。

变动最大的是,作为第一梯队首先展开的不是1个军,而是3个军——这就使第一道阵线上的兵力一下子增加了2倍。

这一变动,完全是出于完成初期防御任务的考虑。

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志愿军入朝后,第一个时期先打防御战,在北朝鲜尚未被敌方占领的土地上站住脚,尔后创造条件,准备反攻,而能不能站得住脚,主要取决于第一批入朝部队能不能保持住一块可以立足的地方。

为此,就要在部队能够到达并能够加以控制的范围内划出一条线。邓华等第13兵团领导人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沿龟城、泰川、球场、德川、宁远、五老里划了一条线,作为“基本防御阵地线”。

从地图上看,这是一条由西向东延伸的不连续的弧线,以鸭绿江附近的龟城、泰川为起点,直到东海岸的长津湖、赴战湖地区,正面宽度超过300公里。在如此宽大的正面上组织防御,前边只摆1个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第一批入朝部队大部分力量都压上去,才有可能构成基本防御阵地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第13兵团决定,部队入朝后立即展开成一个梯队:

以第39军在右,于鸭绿江至九龙江(清川江支流)地区组织防御,保障基本防御阵地线右翼的侧后安全;以第40军居中,控制宁边、德川、宁远一线,作为防御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以第42军在左,在长津湖、赴战湖地区组织防御,保障主要阵地线右翼侧后安全。
第一梯队之后,留1个军(第38军)作为战役预备队,放在江界一带以备机动使用。这个重兵前置的部署,将第一期防御设想转化成实际的战役布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3兵团部署令还明确了入朝后第一个战役的指导方针:

此次进入朝鲜作战,军委要求我兵团必须从前面顶住敌人,保持阵地,稳定形势,争取时间加紧装备,准备反攻,因此我们的战役指导方针是以积极防御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以反击、袭击、伏击来歼灭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这一战役指导方针,贯彻了彭德怀提出的在总的防御设想下,处理好防御与攻击、守地与歼敌、运动战与阵地战之间关系的思想。

其基本精神是:

以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坚持积极防御,不搞单纯防御,抓住战机,采取积极的攻击手段,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达成顶住敌军进攻、守住土地的目的。

2、战役展开的“三种情况”

实现这一方针的关键,在于按预定部署完成战役展开。对于这一点,邓华和兵团其他领导人实际上并无十足的把握,因为第13兵团各部是在战局十分危急,不确定因素空前增多的情况下组织开进的。

渡江第一天,平壤即告失守。人民军后方空虚,北撤行动一片混乱。就在邓华草拟这个入朝作战部署令之际,一份“美英军正向平壤攻击中”的情报送到他手里。

他据此判断,平壤很快将会陷落,美韩军还将继续冒进,向正在渡江的志愿军迎面压来。第13兵团各军能否按计划赶到预定的防御位置,既取决于部队的开进动作,也取决于这段时间内“联合国军”采取怎样的行动,而后一个因素是己方无法控制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华预计,在志愿军开进过程中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我未到,敌先到;我刚到,敌即来;两军在行进间遭遇,后来实际发生的是第一种情况,即“我未到,敌先到”;接着又出现第三种情况——敌我双方在相向对进中狭路相逢。

对于可能在开进中与敌军遭遇,邓华认为这并不是坏事,相反,他敏锐地看到其中包含的战机。为抓住随时可能出现的“从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利机会”,他令“各部在开进中应以战斗姿态前进,随时准备包围歼敌”。

可见,第13兵团领导人战前筹划中,就作了在敌我对进中打一场遭遇战的思想准备和方案准备。

为隐蔽渡江行动,开进命令规定:

“各部务必严格遵守时间与掌握渡江时间,每日于十八时半开始至翌日晨四时为止,五时前全部隐蔽完毕,渡江后一律采取夜行军。”

10月20日,彭德怀和第13兵团领导人,就保持部队入朝行动隐蔽问题再次联名致电各军和炮兵司令部,要求:

开进过程中,各电台注意守听,以便随叫随应,但不要乱用电台,以减少目标暴露;严格行军时间,黄昏后出发,拂晓前宿营隐蔽完毕,进入宿营地后封锁消息;严格防空纪律,发现敌机,任何人不得暴露目标;先遣队要报告敌情、兵要、粮草等情况及对作战的意见,各军将作战意图通知先遣队,以便先遣队按此收集报告情况;各先头部队应派得力干部与人民军及当地政府取得联络,了解当面敌情,但不得暴露我们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3兵团各部按这一要求和预定部署,分路跨过鸭绿江,向指定位置组织开进。

3、42军战役展开情况

10月19日黄昏,第13兵团部在第40军第118师前卫团之后,从长甸河口进入朝鲜。兵团指挥机关紧随第一梯队师之后行动,这一做法与国内作战时兵团机关通常位于本队之后有很大不同。

第13兵团部开进时区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于15时出发,第二、第三梯队随后行动,各梯队出发时间均相隔30分钟,以尽量缩小目标。

过江后,在朔州西北距江岸约10公里的松树林设营,以让出道路,让第40军部队快速通过,同时架起电台,向中央军委报告兵团部已过江,并随时接收各军、师发来的无线电密语信号,以及时掌握和处置情况。

兵团领导人分开乘车过江。邓华、洪学智在部队开进之前,分别从安东和长甸河口出发,然后自义州沿江向东北,于20日凌晨到达水丰、朔州间预定地点与兵团部会合。刚到兵团报到的韩先楚直接随第40军行动。兵团部机关由解方率领过江。

彭德怀提前入朝前,要求兵团领导人把部队入朝后的具体任务、集结地点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再仔细研究一下,出发前电告各军、师领导和他本人,并交代说:部队过江要切实组织好,不能出半点纰漏。

然而,兵团部一过江,便与彭德怀失去了联络——电台叫不出来,电报发不出去。

第一批入朝4个军开进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预定防御地区在黄草岭以南、咸兴以北的五老里一线。从满浦到五老里,路程约260公里,是4个军中开进距离最远的。第42军编入边防军前就驻在东北,入朝准备工作做得最早。

与其他各军相比,第42军部队实际入朝早了3天。

19日,第42军按第124师(欠1个团)、军指、第126师、第125师、军直、军后勤的序列,从满浦通过铁桥和浮桥过江,20日全部进入朝鲜。

第42军入朝后开进速度每夜45~60公里,这在第一批入朝各军中是最快的。

该军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速度,除组织准备充分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一是为抢占前方要点,利用汽车输送了部分先头部队。萧剑飞入朝后,偶遇朝鲜人民军领导人崔庸健,借此机会征得朝方帮助,从人民军那里筹集了18辆汽车,加上第42军自己的2辆,共20辆汽车,昼夜兼程接运部队,保证先头2个营能抢在东线韩军之前占领黄草岭一线阵地。
二是部队入朝前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精简和轻装,全军共精简病弱等各类人员6042人,占总人数的12%,马5000匹,使得部队更加精干。此外,对出国人员携带量也有严格规定,每个战斗员携带量不超过16公斤。

在第一批入朝4个军中,只有第42军是先于进攻之敌到达预定防御地区的。

4、40军战役展开情况

担任主要方向防御任务的第40军(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原计划在宁边、德川、宁远之线建立防线。该线位于志愿军整个防线中间位置,向南凸出,状如弓背,其顶端为德川,左右两边分别为宁边和宁远。

按预定计划,第40军进到这个位置后,还要进一步向前伸出触角:

一个师由宁边伸向清川江边的球场、军隅里,另一个师由德川、宁远伸向大同江以东的孟山。

为做好开进准备工作,温玉成军长亲自到鸭绿江边,现地勘察江桥宽度,确定过江时以四路纵队并列前进,以尽量缩短通过江桥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预防美国飞机炸坏江桥,温玉成还指示工兵部队在江桥上游架设浮桥,在渡口附近准备了一定数量的渡船,作为一旦受阻时的备用通道。

10月19日晚,第40军主力从安东入朝,至第二日晨,第118、第120师均经由鸭绿江桥进入朝鲜。

该军部队入朝后全部在夜间徒步行军,每夜行程40~50公里。

从鸭绿江边到德川,距离约200公里。

毛泽东曾专门算过一笔时间账:

志愿军于10月19日开动,先头军步行200公里至德川需7天时间,休息一两天,可于10月28日在德川、宁远线以南开始构筑工事。显然,毛泽东是按每日行程30公里来计算部队开进所需时间的。

然而,第40军入朝当天,前方敌情就发生了变化:

中路进攻的韩军第6、第7、第8师已推进到平壤、元山间的阳德、成川附近,前锋线距德川、宁远之线只有80~100公里,而这一天,作为志愿军先头军的第40军还远在200公里外的安东做渡江准备。

入朝后,第40军部队向德川方向快速开进,就是要与北进之敌抢时间、争速度。

此前,毛泽东也曾预见到敌军有可能先于志愿军到达德川,并让彭德怀、高岗告诉邓华:先头军最好能于17日出动,23日赶到德川,休息一天,25日开始筑工事,以“制敌先机”。

但由于种种原因,第40军仍按计划于19日出动,这就意味着在与敌抢先进占德川的行动中,第40军一开始便失去了先机。

直到21日,毛泽东决定改变初期防御设想时,眼睛还盯着德川。

可见,直到这时,无论是第13兵团,还是第40军,仍在力求按预定计划,于10月28日前赶到德川、宁远一线组织防御,同时注意对前方的侦察,以便随时准备投入遭遇战斗,歼灭冒进之敌。

5、39军战役展开情况

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随第40军之后入朝,受领的任务是在龟城、泰川一线组织防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计划,该军以第117师为第一梯队,从长甸河口过江;第115、第116师和军直属队则从安东过江。

第117师过江后,经朔州、大馆洞、龟城、泰川,向博川一带前进。从安东渡江的两个师,一个师(第115师)沿铁路向宣川、定州前进,一个师(第116师)经义州、永山向龟城、泰川前进。

配属该军的炮兵第45团从北边的辑安过江,然后沿江南下,沿渭源、楚山、碧潼、大榆洞,到青山场市集结。

按开进方案,第39军入朝后部队每夜行军35公里。

10月19日晚,军先遣队和第117师分别从长甸河口和安东过江。

当晚过了1个团。21日,第117师全师到达龟城、泰川地区,开始布置防御。

第115、第116师于21日、22日先后从安东出发。22日黄昏,军指挥所和军直属队也从安东进入朝鲜境内。

22日,根据兵团指示,第39军调整各师集结位置:

第117师集结于泰川南北地区,构筑工事,并派出一个加强营控制古城洞(距泰川东南约20公里);第116师集结于龟城、南市(龟城以南13公里)地区,并在南市周围构筑工事;第115师主力集结于塔洞、新市洞一线构筑工事,并以一个团控制通往新义州、义州道路上的要点秕岘。

同时,各师均派出侦察部队,对前方实施侦察。第115、第116师重点侦察西海岸敌可能登陆地点,第117师重点侦察博川、安州附近地区,特别是注意了解大宁江、九龙江的水深、流速和能否徒涉等情况。

24日晚,第39军主力先后到达龟城、泰川地区。

6、38军战役展开情况

在首批入朝部队中,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是最后一个过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入朝前的部署,第38军作为志愿军总预备队,在第42军之后过江。

入朝后,主力进至江界及其以南地区,具体部署为:

第113师位于江界东南,第112师位于江界西南,第114师位于鸭绿江边,炮兵和物资则先行推进到满浦以东地区。

军主力出发前,以军侦察队为主组成先遣队,由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元带领,提前三天进入朝鲜境内。

与此同时,梁兴初、刘西元带有关人员过江到朝鲜边境重镇满浦。

向朝鲜人民军领导人了解情况,然后返回辑安,指挥部队过江。

10月22日黄昏,第113师从辑安出发。前卫团第337团通过浮桥过江第338团从辑安车站乘火车进入朝鲜境内。

其他各部亦采取不同方式开进,有的乘火车,有的坐汽车,有的徒步急行军。至23日,后卫第114师2个团乘火车,1个团徒步,全部渡过鸭绿江进入满浦。

由于从满浦到江界只有一条公路,而这条路正是朝鲜民众和人民军部队北撤的主要通道,北撤人流与第38军南下部队相向而行,造成道路拥挤,影响行进速度。按计划,部队开进每日18时开始至翌日晨4时止,夜间有10个小时行军时间,一夜行程30~35公里,但路上拥挤状况使得预定计划大打折扣。

如第113师第338团乘汽车,一夜只走25公里。第337团一个连走得更慢,一夜乘汽车才走12公里,还不如下车步行。

第38军入朝后执行的第一个紧急行动,是协助人民军将存放在熙川以北狗岘岭、文明洞一带的军用物资抢运出来。

这批物资数量不少,据说可装备3个师,还有1个大型军工厂的设备。梁兴初电示担任前卫的第113师第338、第339团,令其星夜兼程,直奔熙川以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个团是乘火车入朝的,但前面铁路已被炸断,所乘火车只能开到别河里(位于江界和前川之间),部队只得就近截下后勤三分部的汽车,急运7个连到达狗岘岭,与军先遣队一起,将这批军用物资全部运出并交给人民军。

开进途中,第38军发生了一起重大行车事故。出国第二天,在别河里附近,军司令部一台中型吉普车翻进山沟,造成一死五重伤,死者为司令部作战科长王乾元,重伤者为通信科、军务科、行政科的3个科长和1个炮兵副主任。

这次事故,使得军司令部业务领导骨干几乎损失殆尽,对后来的指挥机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到10月25日第一次战役打响,除第42军先头部队于当日拂晓抢在敌军之前进入黄草岭阵地,第40军2个师与敌发生交战外,志愿军其他部队仍在向指定位置的开进途中。

由于是夜间行军,道路狭窄,人马堵塞,难以提高行进速度,已无法按预定计划完成战役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于10月26日致电毛泽东指出:

此次大军出动迟了五天,再加上友军混乱拥挤,致各军尚未到达集结地,加大山路少,有些陷于被动,须力争打一个胜仗稳定和改变某些不利情况。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