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国内政坛上有三股势力,分别是革命派、立宪派和清政府。革命派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为代表,与清政府势不两立;立宪派则以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处于两者间,与革命党和清政府两者都有联系。
“一个国家发展,肯定有不同意见。一个走激烈路线,一个走温和路线。其实革命与君主立宪都是从西方来的东西。革命受法国影响,君主立宪受英国、日本影响,都是想建立一个民主形态的国家而已。”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82岁的学者张朋园这样认为。
但在百年前、1911年春天,一位在长沙中学读书的18岁湖南青年,在学校墙上张贴了他所描绘的未来中国蓝图:孙中山成为新中国的总统,康有为担任首相,梁启超则是外交部长。
这位湖南青年就是日后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先生。毛先生的构想,代表了当时很多国人心中的、最可能给中国带来好运的组合。但构想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革命派和立宪派诞生之日起,两者对待清政府的态度的不同、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走到一起。
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日本,当时革命派的孙中山、陈少白也在日本,但革命党托日人向康有为示意时,康表示自己奉有“密诏”,不便和革命党人往来。
与之相反,梁启超起初和孙中山的关系较好。在杨度的介绍下,两人结识后,加上同乡关系(孙为广东省香山人,梁为广东新会人),两人貌似志同道合、往来密切。后来,梁启超到海外筹款时,还得到了孙中山的哥哥孙眉的帮助。梁启超凭借自己儒雅的外表,出众的口才,过人的才华,圈粉无数,筹得十万巨款。
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那个时候,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人都经济紧张,孙中山缺钱、原本指望梁启超搞到钱后情况能好转,结果梁搞的钱都给了保皇党(立宪派)!
本来,孙中山自信满满、原以为自己做通了梁启超的工作,成功地把他转到革命阵营来了,没想到结果会这样。不止如此,更让孙中山愤怒的是,他接下来到海外筹款时,尽管宣称将来革命成功之后、十倍奉还,但使出浑身解数,磨破嘴皮也没筹到多少钱!这让当时视海外为自己的地盘的孙中山,迁怒于梁启超,认为是梁给海外华人洗了脑,灌输了君主立宪思想,迷惑了海外华人。
当时,立宪派和革命派最主要的分歧在于是不是“倒满”。孙中山是坚定的倒满主义者,和海外“反清复明”的洪门走得很近,甚至自己也加入了洪门;而康有为、梁启超等立宪派则打着“勤王”的旗号,支持满洲人掌权、是保皇派。
“勤王”是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康梁要救援的皇帝,指的是“戊戌变法”的光绪帝。
与海外两派之间的针锋相对不同,国内的立宪派和革命党之间没有激烈的冲突,甚至连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的革命党人汪精卫还被立宪派给释放了。
到后来,对清廷无比失望的立宪派,开始倾向于同情革命,甚至推动革命。比如武昌起义时,革命党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推翻清廷的统治,立宪派的力量就起了决定性作用。
袁世凯的幕僚张一麐(lín)曾评论:“辛亥革命,皆以咨议局为发端。”咨议局是清朝末年在由立宪派推动的的立宪运动中,于1909年9月于各省成立的省级民意机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