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董齐英老人找到了父亲陈德新烈士墓地。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记者 吴涛)从地图软件上看,苏州相城区黄桥镇到山东栖霞桃村镇有897.5公里,开车需要9小时4分钟。而对新四军后代董齐英来说,这段旅程她走了80年。今年81岁的董齐英,近日在同为新四军后代的吴云南的帮助下,来到了胶东,来到了父亲当年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

吴云南是相城区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也是一名新四军后代,长期致力于为新四军烈士寻找亲属的公益活动。

2020年初,一位老人在闲聊时得知他的身份后,说起自己姐姐董齐英的父亲也是新四军,在董齐英出生八个多月时牺牲了,至今不知魂归何处。如果有可能想委托他帮忙寻找。

“史料抢救和寻找新四军老战士遗属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吴云南和同事很快找到了董齐英,一方面对她的口述进行录音,另一方面着手寻找她父亲的线索。

“我只听妈妈说过,爸爸是佩戴手枪的。我出生后他一直把我当宝贝。”每当想起父亲陈德新,董齐英总是泪流满面。

据了解,陈德新是新四军某部的教员。1944年11月,陈德新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防止家属被日伪迫害,年幼的董齐英被母亲寄养到同村邻居家中并改姓董。而寻找父亲的种子,也栽在了她幼小的心里。

吴云南说,烈士寻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何况从烈士牺牲到今天跨越80年,受到地理和信息的限制,查找难度极大。吴云南和研究会的同事们前后用了5年时间,通过民政部门和社区,动用了很多力量查询资料。

前段时间,在山东省栖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胶东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比对档案发现有一位叫“陈德新”的烈士葬在英灵山。这位烈士的档案记录比较详细,而且并无重名,很有可能就是董齐英的父亲。

吴云南说,在山东方面的志愿者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老人查看了烈士祖籍地址等信息后,确定与自己母亲所说的一致。80年后,女儿终于得到了自己父亲的消息。

据胶东抗大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介绍,1943年陈德新肩负党的委派来到胶东抗大,是教导第二团三营三连的教员。胶东抗大在流动中办学,边学习边打仗,边打仗边学习。1944年,董齐英随父在行军中出生。

当年11月17日,陈德新在桃村镇草埠村反扫荡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陈德新烈士所在的这片烈士墓区,最早修建于1946年。2009年,当地相关部门对这里进行了改造扩建,重新进行了绿化,让烈士更好地安息,也是为了让烈士家属安心。

今年清明前夕,董齐英在吴云南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山东栖霞,当地志愿者还通过技术复原了陈德新烈士的画像,董齐英抱着这张画像跪在父亲陈德新烈士的碑前放声大哭,诉说着几十年的思念之情。这一刻,她终于可以和所有的女儿一样,叫出那一声“爸爸”了。

吴云南和同事们为烈士遗孤寻找父亲墓地的故事被当地多家媒体报道,还登上了央视军事频道的新闻节目。他说,“守护每一位烈士,让烈士们的英魂长存,让烈士家属们安心、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